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om
首发:~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西域风云
在这个天下愈来愈动乱的时代,连远在西部边陲的张淮鼎都明白一个道理:无论是朝廷,还是割据政权,一个幼主在位必然会导致无数野心家趁乱而起,将整个家业颠覆,重新把政权踢进四分五裂的战火之中。
但是,归义军和那些东边的藩镇还有些区别: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中原地区,结局只是这个藩镇换个家族统治而已;而一旦归义军内部动乱,环伺在四周的回鹘人,西羌人等胡族,都会把握住机会直接将河西这最后一个汉族政权直接灭亡——所以张淮鼎知道,归义军折腾不起。
于是在892年他撒手人寰之际,将自己的十四妹叫到病榻之前,将抚养张承奉,暂时辅佐归义军运行的重任交给了这个他唯一信任的亲人。在这之后,他才放心地离开了人世。
但是张淮鼎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自认为天衣无缝的托孤计划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纰漏:他考虑到了沙州城内的反对势力,考虑到了朝廷或许会插手,考虑到了回鹘人或许会进攻但是他唯独没有考虑到在自己的亲戚之中,也有那等手握重兵,心怀野心之辈。
这个人,就是后来篡位沙州的索勋。他当时是手握实权的瓜州刺史,也是张淮鼎的亲姐夫即使在李张氏坐镇沙州,张承奉稳握合法继承权的法理情况下,张氏家族依然无法保住归义军节度使的宝座。毕竟在那个年代,最重要的不是法理,而是手中的兵马:“于是兄亡弟丧,社稷倾沦,假手托孤,几辛勤于苟免。”这其中的兄弟二人,就是张淮深,张淮鼎二人。他们先后去世,留下了索勋这个巨大的威胁;社稷倾沦,则几乎是直接痛骂索勋的篡位之举,导致张氏家族的地位一落千丈,失去了三代以来守护的归义军政权。
其实早在张淮鼎去世之前,甚至在张淮深执政的时代,索勋就已经开始为抢夺权力做好了准备。
索勋就任瓜州刺史,大概在乾符六年左右。他是凭着在战斗中立下的功劳才被任命为瓜州刺史的,而且不是被张淮深任命的,而是被唐僖宗直接下诏正式承认的瓜州刺史。能在战斗中被朝廷承认,足以证明他的军事能力确实不虚。
索勋在瓜州一待就是十年。这期间,除了加强城池防卫,训练兵马之外,他还经历了从张淮深到张淮鼎的政变。在关键阶段,他还适当的给予张淮鼎一些支持,以换取张淮鼎对他在瓜州地位的认可。
而此时索勋这个人的地位早已经比张淮鼎拔高不止一个层次了,和张淮鼎比起来,索勋现在已经丝毫不落下风。
张淮深生前曾担任过沙州节度使,多少有一个节度使的名分。而张淮鼎一生寻求节度使之职,却始终没有等来属于他的那杆旌节。而瓜州其实在张淮深时代就已经和“沙州节度使”的管辖范围有些脱离,只不过张淮深执政日久,威严尚在,所以瓜州和归义军仍然藕断丝连。
当执政尚短,还没有节度使名号的张淮鼎上位之后,索勋的瓜州就和沙州成了平起平坐的两个行政单元(官方层面上),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同时这个具有独立性的瓜州,还藏着索勋不少的兵马。
于是作为张氏宗亲中唯一一个健在的男性长辈,又有一定的军事实力,索勋轻而易举的篡取了张承奉的位置,成为了归义军的第四代节度使。
这场政变的受益者,不只是获得实际利益的索勋。连远在长安的唐僖宗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是高兴的不行:长期以来困扰他的,恐怕张氏会在河西坐大的问题因为索勋的上台迎刃而解。
可以想象,新上位的索勋不仅会一如张氏家族向长安索取节度使之位,还会更加忠诚于朝廷,获得更多的官方支持。
于是唐僖宗立刻授予索勋归义军节度使的职位,并一口气为他加了定远将军,检校吏部尚书,御史大夫,钜鹿郡开国公,上柱国等多个位高权重的头衔,对他的态度远远胜于对张氏统治者不温不火的态度。
而索勋在得道了节度使头衔的同时,也和长安料想的一样听话。他识趣的向长安提出,自己没有向东发展的意思,并且愿意将甘,凉,肃三州继续托付于朝廷河西节度使和河西都防御使的名下,自己则选择向西开拓疆土。
唐僖宗自然又是大喜,将归义军节度使的观察范围扩张到了更西部的伊,西等州。如此一来,索勋虽然放弃了东部三州,但是却向西扩张了两到三州的领地。这笔买卖其实很划算,因为在领地范围大体不减的同时,他获得了长安的赏识,也避免了和朝廷的冲突。
随后,索勋任命两个儿子分别为沙州刺史,掌握行政权;沙州司马,掌握军权,彻底稳住了沙州城的局势。
然而,被索勋挤下高层的张氏族人却不会因为索勋获得了朝廷的认可而轻易对他俯首帖耳:怀着对索勋的严重不满,原本应该作为托孤之人的李张氏带着小张承奉躲了起来,伺机寻找机会再次发动政变,夺回属于张家的归义军政权。
令人疑窦丛生的是,接着张淮鼎出任节度使的人,不是张淮鼎的儿子,而是张议潮的女婿、张淮鼎的姐夫索勋。
索勋上台之后,首先做的事情和张淮鼎一样,就是马上派出使者到长安入奏朝廷,请求正式任命节度使。
奇怪的是,张淮鼎等了两年多,至死也没等到朝廷的任命。而索勋一来,朝廷就非常爽快地授予他归义军节度使之职。而且唐昭宗很大方地将原来授予张淮深的仅有沙州一州的管辖权,扩大到了“沙瓜伊西等州”,怂恿索勋把注意力放在西边的伊州、西州,打那里的回鹘。
很明显,这不过是唐昭宗玩弄权术的手段。对于朝廷来说,此时的索勋已经成了一个威胁——他不是张家子嗣,谁知道他会怎么对待朝廷呢?张家人虽然很想要节度使的名号,但是毕竟先君议潮是个忠于朝廷的人,死都死在了长安。作为后人,总不能反叛翻脸,顶多自称一个节度使的样子。可是这位索勋是个异姓人呐……
李明振和张夫人所生的三个儿子,李弘愿为沙州刺史、李弘定为瓜州刺史、李弘谏为甘州刺史,“四方响义”的地方实力派,应该主要就是这兄弟三人。李氏三兄弟居然能够分别担任归义军三大州的刺史,非同寻常,很可能是张夫人当初与索勋达成的政治交易,即张氏、李氏两大家族承认索勋继任节度使之位,但条件之一是要让李氏三兄弟分别担任三大州的刺史。索勋急于上位,一口答应,他心想以后有的是时间来收拾这哥仨,可是没想到,张夫人和李氏三兄弟动手的时间比索勋预想的要早得多,他们先发制人,索勋措手不及,被杀身亡。
张夫人因为领导策划推翻索勋,被认为是极大的功德,被称为女中豪杰。
索勋死后,张夫人和李氏兄弟抬出年幼的张承奉,把他扶上了归义军节度使之位。至此,归义军节度使一职又回到了张氏家族的手里。“赖太保神灵,辜恩剿毙,重光嗣子,再整遗孙”。张议潮之祚,因而复振。
“重光嗣子,再整遗孙”。也就是说,索勋的阴谋只能能得逞于一时,却不能得逞于一世:在南阳郡君张氏的辅佐之下,张氏子孙张承奉又重新夺回了权柄,恢复了张家的江山社稷。
南阳郡君张氏,就是被张淮鼎临终托孤的亲妹妹,在索勋占领沙州之后,张夫人为了保护张家唯一的血脉不被索勋斩草除根,带着侄儿张承奉在沙州城内东躲西藏,尽力避开索勋的眼线——当然,张氏的要求不止于此。
对于身为亲戚,却趁着主少国疑的机会篡位夺权,张夫人对索勋可谓痛恨至极,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机会将索勋拉下台,重新让张承奉掌握权力。她利用自己的身份多方联络,甚至不惜找到曾与归义军为敌的力量——西羌人。
公元893年,张氏依靠自己夫家和外羌的力量,将毫无防备的索勋直接拿下,成功夺回了归义军的最高权力。同时,张氏夫人“义立侄男”,将自己的侄子张承奉奉为归义军节度使,一如她之前对自己承诺的那样。
事情发展到这里,这个故事似乎已经可以圆满结束了:所谓奸臣授首,幼君归位,张氏作为太夫人也成功树立了自己的威严,归义军的发展也可以重新回到正轨。
可是贪权这种事情,总是不可能只存在于一个人身上。如今索勋已死,张承奉仍然幼小,权力相对真空,忠心为张氏的“伟儿郎”们。又借助太夫人的力量爬上归义军的各个重要的官职:长子李弘愿被加封为沙州刺史,兼节度副使,御史大夫,上柱国。更重要的是,这位李弘愿先生还持节沙州诸军事:这个“持节”实际上也就是代替张承奉把控了归义军节度使应有的权力,相当于一朝宰相。
除了长子直接代替张承奉的位置之外,张夫人的另外三个儿子,则分别被封为瓜州刺史,甘州刺史和沙州司马,并分别加官御史大夫或者御史中丞这样的高官职位,可谓是彻彻底底地把控了归义军管辖的三州领土。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洪刘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