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36章 136
永乐十三年,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回国。这次郑和下西洋非常圆满,在他回来没多久,非洲大陆的麻林国派使者来访大明, 并且向大明贡献名为“麒麟”的瑞兽。【来自-度娘】
听说麻林国贡献的瑞兽是麒麟,朱棣和大臣们都非常期待, 毕竟大家从来没有见过麒麟。
麻林国贡献的瑞兽是一个脖颈非常长, 身上长了很多斑纹。朱棣和大臣们第一次见到这种动物, 都觉非常惊奇。
朱瞻基一看这瑞兽是长颈鹿,非常无语地翻了个白眼。旋即向朱棣说道, 这并不是什么瑞兽, 而是麻林国所在大陆上特别常见的一种动物,名叫长颈鹿,以树叶为食。
麻林国贡献本国常见的动物,却说是瑞兽麒麟,这摆明是欺瞒大明。
朱棣和大臣们一听这话,都十分生气。
麻林国使者没想到大明有人识得长颈鹿,顿时吓破了胆,主动向朱棣请罪。
朱棣自然是狠狠地训斥了麻林国使者一番, 并且表示如果麻林国再敢欺瞒或者羞辱大明, 大明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在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回国之前, 朱棣带着朱瞻基北征瓦剌。
在这次北征瓦剌中, 朱瞻基和他的童子军表现的非常精彩。
朱棣率领他的童子军攻下马哈木的军队, 并且生禽马哈木。
这一战,朱瞻基和他的童子军一战成名。
其实,这不是朱瞻基第一次跟着朱棣北征, 但是之前朱棣并没有允许他上战场杀敌, 毕竟那个时候他还太小。
虽然没有上战场杀敌, 但是朱瞻基见识到战场上的可怕,以及蒙古部落的凶残。
这次朱瞻基上战场,是朱棣命令他的。如今朱瞻基已经成人,也该上战场了。
朱瞻基第一次真正的上战场,却立下如此大的功劳,这是朱棣没有想到的。虽然朱棣知道宝贝孙子在兵法上有些天赋,但是朱瞻基之前并没有真正地上过战场,也有可能会纸上谈兵。
第一次真正上战场的朱瞻基不仅不害怕,反而非常睿智稳重,率领着他的童子军拿下马哈木。
马哈木事瓦剌贵族的首领,在瓦剌有很高的地位。不仅如此,他手下的军队也非常厉害。之前,大明的将士在他手上吃过不少亏。而朱瞻基却能生擒他。
朱瞻基一战成名,让武将们见识到他的行军带兵能力。张玉和朱能他们称赞朱瞻基有朱棣当年的英勇。朱棣表示他当年可没有宝贝孙子这么厉害。
朱高煦和朱高燧他们没想到朱瞻基这个小兔崽子第一次带兵打仗就生擒瓦剌贵族的首领,这让他们非常震惊。别的不说,就说他们自己,跟随朱棣出征多年,他们从来没有抓到过蒙古部落的首领。
这几年,朱高煦和朱高燧他们在朱瞻基身上可是吃了不少苦。这次朱瞻基带兵打仗,朱高煦和朱高燧还暗中使了绊子,不过并没有成功。
因为朱棣的纵容,朱高煦这几年越来越嚣张张狂,处处陷害太子朱高炽。如果不是朱瞻基帮他爹解围,朱高炽这几年的日子会非常难过。别的不说,就说杨溥会像历史上那样关十年。不过,因为有朱瞻基在,杨溥并没有被关十年,但是还是关了一段时间。
除了杨溥,还有解缙。如果不是朱瞻基护着解缙,解缙也会像历史上那样被朱高煦害死。
解缙是杨士奇他们几人中,明确地表现出拥护太子朱高炽的人。他经常在朱棣的面前称赞朱高炽仁善,说朱高煦凶狠,并且屡次向朱棣提出让朱高煦回到封地一事。不止如此,解缙还曾当着众大臣的面前,参奏朱高煦行事嚣张跋扈。
因为这事,朱高煦对解缙怀恨在心,一心想要置解缙于死地。幸好有朱瞻基在,不然解缙早就像历史上那样死了。
解缙因为这事,对朱高炽和朱瞻基更加忠心耿耿。
朱棣对于朱瞻基帮助朱高炽,对付朱高煦一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朱瞻基长大了,朱棣想看看他的处事能力。
去年,朱高煦的封地从云南改为青州,这是他向朱棣提出来的,但是他还是不愿意去封地。朱棣只好由着他,不过就在今年,朱棣得知朱高煦这几年做了不少大逆不道的事情,气得将他贬为庶子。
原本朱高炽是要帮朱高煦求情的,毕竟是亲兄弟,但是被朱瞻基阻止了。
在历史上,朱高炽帮朱高煦求情,让朱高煦免于被贬为庶人的命运。朱棣命朱高煦迁封到乐安州,他到了封地,不仅不感激朱高炽帮他求情,还越发痛恨朱高炽,之后他还积极谋划造反一事。
朱瞻基把朱高煦以后会造反一事跟朱高炽说了说。朱高炽一开始不相信朱高煦敢造反,但是朱瞻基告诉他,朱高煦会效仿朱棣,这才让他相信。
没有朱高炽的求情,朱高煦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免于被贬。朱高煦被贬为了庶人。
朱高燧见朱高煦被贬为庶人,心中不由地慌了。他原本想策划谋反,但是因为这事,他只好暂时放弃这个想法。
朱高煦被废后,朱高炽这个太子不仅没有得意,反而更加小心谨慎。朱高燧反而被推了出来,之前拥护朱高煦的人不死心,反而转投靠朱高燧。
朱高燧本想低调,但是这么多人一下子转投靠他,逼得他不得不露面。于是,朝堂上出现朱高炽和朱高燧对峙的局面。
虽然朱高燧取代了朱高煦,但是他比朱高煦谨慎小心,并没有像朱高煦那样猖狂。但是,他还是跟朱高煦一样处处找朱高炽的茬。
比起朱高煦,朱高燧就难对付多了。不过,朱瞻基并不打算像对付朱高煦那样对付朱高燧。他得把朱高燧留着,如果不留朱高燧,他爹爹朱高炽的日子会更难过,皇爷爷对他爹爹的猜疑会更严重。
朱高炽也知道朱高燧在,他的日子会好过点,所以对于朱高燧的陷害非常容忍。
正因为如此,朱棣对朱高炽没有那么严苛。
除了这些事情,这几年又发生了不少事情。
前些年,朱瞻基建议刊印《永乐大典》,并且流传到民间。这几年,《永乐大典》在民间流传的越来越多,让不少人都读到了它。
就因为文人学子们和百姓们能读到《永乐大典》,他们才知道《永乐大典》的珍贵。正因为如此,文人学子们和百姓们这才清楚朱棣做了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也因为这件事情,朱棣在民间的名声提高了很多。
之前,因为修运河,营建北京皇宫这两件事情,朱棣在民间的名声变差了很多。不过,因为《永乐大典》一事,他的名声又变好了不少。
除了流传到民间,宫中刊印的《永乐大典》的副本也被存放了起来。
也因为《永乐大典》流传到民间,大明的文气相较于之前更甚。这是文人学子们乐意看到的。
得知让《永乐大典》流传到民间一事是朱瞻基提出来的,文人学子们对他十分感激,这让他在民间有了非常好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