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01章 璀璨天才(5)
‘人造血液’项目是一个令所有人难以置信、羡慕嫉妒恨的项目。
要知道, 2、3年的时间完成临床试验,这在药企中简直是不可思议!一般来说一期临床就要用掉1年时间,3期则是1-2年, 三期是1-4年。也就是说, 即使再顺利, 也得3年!尤其是三期临床,因为要后续跟踪观察, 确定一款新药的各种影响, 好的坏的,所以是完全没办法赶时间的。
只能说,‘人造血液’不是药,这极大加快了临床试验的进度——血细胞的生命周期是很短的,进入到体内,到完全消亡, 这期间重点观察就好了。至于说后续观察,相比起其他‘药物’,就没有那么长的时间要求了。
考虑到美国, 乃至于全世界在血液上的缺口, 这个成果是要改变世界的!而且相对于那些稀有病特效药,又或者理论高深莫测, 一时让人看不出意义何在的产品,‘血液’实在是一个太好懂,连普通大众都能一下产生兴趣的切入点了。
所以在这个月月初, 锋锐向fda递交了nda(新药申请)后,对人造血液有着极大信心的锋锐,就渐渐放宽了外界媒体对人造血液项目的探寻。
虽然说新药申请后,fda需要时间才能进行答复(规定是60日内), 但这是锋锐的重点项目,锋锐又是药企巨头!fda想也知道会尽快给出答复——而既然锋锐这么有自信,国内外的媒体自然就要想一想了。
最先有动作的,还是美国国内的媒体,报纸周刊都向锋锐发出了采访请求。当下先采访,把报导写出来,等到fda同意锋锐的新药申请时,正好报导发出(如果fda拒绝了锋锐,就假装一切没发生过)。
不然等到fda都通过了,过一段时间再报导,时效性不就输给竞争对手了吗?
“真令人难以置信,人造血液谁能想到,2012年的最后一个季度,还能有这样的大新闻呢?”要去采访戴维斯·海多克的媒体人,也会私下讨论,然后大家都是不可思议的感觉。
“这是一个对全世界都有着巨大意义的成果,我是说,如果最终fda通过,而且投放到市场后,第四期也没问题的话呵呵,医疗体系内,血液就没有充足过,所以每年我们还要从国外进口那么多血液,还有黑市”
“每年来历不明的血液,无法保证安全的血液,传播了多少疾病啊然而我们又不能禁止,因为血液缺口太大了。”
旁边的摄影师低头整理着自己的镜头,抬起头来说:“我觉得问题不大,至少通过新药申请问题不大。锋锐这样自信,而且专家分析过锋锐投出的论文,还有三期临床试验的反馈虽然不可思议,但他们好像就是做到了了不起的事。”
“新药申请问题不大,之后的fda审查估计也不是问题。”
fda审查,指的是fda审查通过的新药申请,确定其是否可以商业化应用,这基本上就是新药商业化的最后一道门槛了。之后虽然还有四期临床试验,但四期是一边投放市场,一边做的。而且就算四期通不过,也不一定新药就完蛋了。
四期本来就是为了持续跟踪患者用药后的表现,确定一些需要时间才能显现出来的新药副作用的。如果真的有新的副作用表现出来,四期通不过,也要看这个副作用是否是致命的。
“听说锋锐已经着手在建‘血液工厂’了?看起来我们依旧生活在一个科技急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停滞,某种意义上也算是面向大众的谎言吧。”
“‘血液工厂’?听起来倒是很像科幻小说里会出现的东西隐蔽的大企业实验室,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当然,也可以赛博朋克一点儿,‘血液工厂’可以成为‘血汗工厂’,为了降低成本,需要压榨工人。”
“并不会。”旁边的人打断了一下:“我们可以去参观‘血液工厂’,就从锋锐给的宣传册上来说,‘血液工厂’更像是一个更大型的实验室。里面的工人,也是可以做科研人员的高材生。”
“不是说着手在建吗?哪里来的血液工厂?”
“你就当是准备在建的血液工厂的‘原型机’,为了确定人造血液的工厂生产流程,他们专门搭建了一个小型血液工厂。”
实验室生产,和工厂生产,生产流程上是可以有很大不同的!事实上,很多东西从实验室转移向工厂时,都会设计新的生产流程,然后就连这个生产流程都会申请专利。
“酷但也很棒,我的侄女,她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一直需要输血——你们知道的,正规渠道价格昂贵,而且经常无法正常供给。如果锋锐的血液工厂一切顺利,这会改变她的人生!”
记者们在登上‘锋锐实验园区’的专用巴士,进入内部之后,其实也没有等太久,很快就有人带他们去参观了。大部分区域都是可以随便拍照的,对于记者问的问题,负责人大多尽量回答,相当诚恳——其实不可以拍照的地方,也大都不会带记者去看。
而‘观光’结束之后,当然就是重头戏,采访‘锋锐’的灵魂人物,戴维斯·海多克了。
出现在记者面前的戴维斯一如既往,相比起一家药企巨头的老板,他更像是纯粹的技术人员,有学者的儒雅深邃——他的公众形象一向比其他药企的老板要好,很大原因就在这里了。他有极力淡化‘资本家’的身份,尽力加强科学家的色彩。
这可以说是刻意的,但得承认,即使是刻意的,也得有一部分事实在(相比起资本家,大众对一个出色的科学家就要宽容得多了)。戴维斯在新药面前的攻坚能力,在业界是有目共睹、获得承认的。
“他很有魅力,不是吗?”记者们在采访的间隙也有窃窃私语。
“当然、当然,大家怎么说来着?智慧是新性感,他就长了一张聪明的知识分子脸。”
“不可否认,金钱也为知识镀上了一层金光尽管大家都为‘艾普莉·海多克’的脱离现实而惊叹,但我想说,难道她的父亲不是先她一步脱离现实了吗?完美的事业,完美的婚姻,还有高尚的品格他完美的无聊。”
“说到艾普莉·海多克,今天好像还有《新闻周刊》的人来采访,听说他们要给海多克家拍全家福,用在他们的头版头条不愧是《新闻周刊》,总能做到我们做不到的,他们是怎么预约到海多克家的全家福的?”说话的人有点儿酸溜溜的。
事实也是如此,戴维斯·海多克要为锋锐新出的‘人造血液’出来站台——部分原因是董事会希望他如此,好推高股价。另一部分原因则比较实际,那就是要通过大量宣传,以及拉各个专家出来背书,让大众能够接受人造血液。
不管怎么说,‘人造血液’在大众那里还是个过于科幻的概念,而且‘血液’和普通的新药还不太一样,生物属性太浓了,总容易让人想到基因编码、生物改造之类危险的东西。
这样一来,大众很容易就会怀有某种‘防备心’,难以接受人造血液,这对锋锐当然是大大的不利。
不过,对于这类情况,药企也算是有经验。没有什么捷径,就是靠媒体刷屏科普,靠知名科学家出来背书。虽说这年头媒体的公信力是在不断下降的,专家也不是都很可靠,但在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东西时,媒体的反复说明、专家的背书,还是能有不错的效果的。
至少能帮‘人造血液’打开局面,而局面一旦打开,接下来就要靠人造血液的实力来说话了。
只是,当下戴维斯在媒体上会高调一段时间没错,却不代表他愿意将家人,尤其是孩子们都拉进来。
虽然海多克家的人,本来就没有默默无闻的了。莫妮卡作为‘泊世’的ceo,对她的报导可比对戴维斯的多。
亚当,新晋的创业富豪,纽约红人。艾普莉更不用说了,她是一个知名作家,还受到大众追逐,名气比家里其他人加起来还大。
相对没什么名气的是双胞胎,不过他们其实也在艾普莉被扒的时候,牵扯了出来。大家发现这可真是两个宝藏男孩儿。
各种青年科学家的学术竞赛,他们拿一等奖拿到手软,还不满18岁就在一些重要期刊上发表了论文。还有14岁上哈佛,17岁早已经完成了大学课程,他们现在都在实验室做事,为自己的两个硕士学位努力了
再看看他们的照片,啊,又是两个帅哥亚当也是帅哥,但两个长相一模一样的帅哥站在一起,杀伤力就不是加倍那么简单了。在这个年头,眼球经济真的是加强到了顶点,很多人居然就迷上双胞胎了,关心他们做的什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