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东晋乱世

第16章 租地建作坊(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om

首发:~第16章 租地建作坊

经历这次事件,虽然说坏事最终变成了好事,但也让杜立明白了一个道理:弱势群体始终是任人宰割的牺牲。在乱世求得生存的唯一出路,还是要自己强大。尽管自己年龄尚小,不足以独挡一面,单抗社会的黑暗。但如果能借助李家的势力,躲在金堂这个相对偏僻的地方,自己使劲发力,或许能弯道超车,悄悄结累财富,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支力量。大成国已经危如累卵,一旦10年后被东晋桓温消灭,自己面对强大数倍的敌人,再做事的难度就大多了,很可能浪费了自己的穿越之身。

杜立考虑了许久,终于在他12岁时,做出了决定。他对李东家讲想在杜康酒买卖上双方合作。

“李叔叔,感谢你这些年对小子一家人的照顾,一直没有机会回报,小子一直耿耿于怀。这两年,杜康酒受到市场的追捧,我家也一直没能力增加产量,欠了大家很多人情。这一次,我想与李叔叔合作,增加产量,满足大家的需要,不知道李叔叔有没有兴趣?”杜立直接点了题。

“哦,好事呀。你怎么打算的?你也不用站着,坐下讲。”李东家突然听到这个,立即来了兴趣。

“既然在金堂杜康酒供不应求,那么在成都,在大成国,还有天下那么多国家,我想会有人喜欢的,那是多大的市场呀。可我家无依无靠,也没有多少见识,要凭自己单打独斗做大根本办不到,必须要仰仗李叔叔提携。”

“小子是这样想的,我家懂生产,有技术,负责对内。李家有市场、有人脉,负责对外。这样,扩大10倍、几十倍地做。李叔叔你看合适不?”杜立说着看了看李东家。

“看来你小子早就胸有成竹了,要怎么合作,讲详细些。”李东家道。

“我家原先一天生产50斤酒,现在先按照一天生产1000斤酒来做计划。我家买不起地,只能租一块地来建作坊。只要交通方便,离城稍远一点也没关系,不用良田,荒地都行,大约50亩,这事还要请李叔叔帮忙。作坊内的房屋、设施、设备、用具、原料等,由我家出资。作坊一应事务,由我家负责。酒出来以后,我给李叔叔一个折扣价格。并且,我家也不再对外销售杜康酒。”

“这几年你小子赚了不少钱吧?”李东家笑道,一面示意杜立继续讲。

“酒由李叔叔全部收购、独家销售,酒出作坊,我家就不管后面的事了,怎么运输、在哪里卖、卖给谁,卖多少价,都是李叔叔自己的事。如果后面还需要增加产量,我们再一起商量如何扩大。还有,如果粮食短缺,还要请李叔叔帮忙采购。”

“不错,已经考虑得很周全了。原先你说杜康酒完全靠母亲仔细操作,如果生产多了,品质就得不到保证。现在你有经验了,能够扩大生产,这是大好事。我早就盼着你这样子做了。你现在又长大了,想要独挡一面,李叔叔我必须要支持。嗨,我家那小子,有你一半出息我就要烧高香了。”李东家中肯地讲,并爽快地作了安排:“我先给你找块地,你看中了,再给你安排几个人支使,争取尽快把作坊建起来。”

“谢谢李叔叔了。”杜立给李东家行了礼就离开了。

李东家家大业大,找块地不在话下。在离城步行一小时不到的一处农庄,偏僻幽静,是一个丘陵的缓坡,光平地就50亩绰绰有余,加上山林地,上千亩也是有的。位于三江汇合的金堂峡口,名叫江源村。东北临沱江,西南靠山陵,风光无限。村中有现成的溪流,还有一口常年不干涸的水井,杜立尝尝,水有些清甜,这是酿酒的好泉呀。原来住着几户人家,为了租给杜家,李东家特别将住户搬迁出去,将这里腾空。

内部有条小路,稍微修整一下就可截直扩宽,离官道也不远,马车进出十分方便,若是进金堂县城,马车也不过一刻钟时间。看来李东家眼光独到,而且志不在小。一方面杜立很中意,可这租金可能自己承受不起,杜立正如是着想,不料李东家却说,这块地任随杜家使用,前三年免收租金,以后按50亩地算,一年收租金50贯。杜立知道李东家是在扶持自己,忙道谢。

然后,租地契约、供货契约由李东家拟定,请郑院长作中人,杜立让母亲随同去县衙办了手续。李东家安排一个管事和三名杂役驻守江源村现场,随时供杜立调遣。

杜立本着总体规划、分期建设、留有余地的原则,大致做了一个方案,在靠近水井的地方,围合出一个正方形的地块,约5亩地,按照功能分区、流程顺序、工作面积,设置原料仓库、杂物仓库、蒸煮工坊、发酵屋、工作室、成品仓库、酒窖,并绘出布局草图、内部基建设施构造图,列出所需物品清单。员工生活区单列,不在作坊之内,利用现有房屋,稍加整修,另外建一排夯土草屋作集体宿舍,单设一个宽大的食堂,厕所、猪圈、养鸡场、菜地一应俱全。

用工方面,需要作坊杂役20名(男女不限,身体健康,青壮年。)后勤杂役4名(男女不限,会做饭、会做农活、会养牲畜,中年人。)。这年头没有农民工,待业青年也没这一说,为了稳定和安全着想,还是买奴婢为好。看守方面,杜立想到了苏丹亲兵。从小抓起,培养一支完全忠于自己的近卫力量。趁着这个机会,也可以着手了。索性就一个班12人吧。太小也不好,就12-13岁吧,半大孩子吃死娘,这年头买些贱民的儿子花不了什么钱,说不定还能白捡。一算下来需要新增36人。

管理方面,表面上由母亲撑住场子,但自己也不能逍遥。只有退学,不然两边跑可要误事,反正自己也不走什么举荐做官的路。员工没技术慢慢培养就是。专业分工,流水作业,分工合作,班组长及几个关键岗位到时再考察任用。

做预算,纸上谈兵可不行,还得做市场调查。简单的母亲可以做,像买人、搞基建,就只有求助于李东家了。将自己的规划方案及图纸拿给李东家看,李东家仔细地看了许久,抬起头上下打量起杜立,“这是你做的?”

“是的,李叔叔,做了好多天哩。”杜立回答。

“你小子这脑袋是怎么长的,我倒是好奇得很。你肯定是第一次做吧?竟然考虑得如此周全。”李东家表扬道。

“谢谢李叔叔夸奖。”杜立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好,我去找人问问。”

最后预算做出来,即使杜立将所有蒸馏酒都做成杜康酒卖了,连同这两年积攒的绢布、谷米、铜钱,还差着一半的钱,好在基建的费用够了,只是维护运转的前期开销、购买粮食的钱没有了。李东家表态:到时提前些预付一部分货款填上窟窿。施工的工匠也由李东家找好人,材料也安排人去采买。

杜立向郑院长打了报告,虽然不情愿、不舍得,郑院长还是批准了他的退学申请和辞职申请。不过,要求杜立常回书院看看,要抓紧自学,不能荒废了学业。杜立感谢了院长,向别的先生和同学道了别,领着黑子,一头扎进了江源村。

我在固我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风骨之臣
风骨之臣
关于风骨之臣:一对双胞胎兄妹魂穿到古代濒死的兄妹身上,开始了作天作地的古代之旅,兄长在现代是校霸人设,最终成为一代名将,妹妹女扮男装,以哥哥之名入仕途,结识寒门之子兰一臣,他们惺惺相惜,也有过政见相左,他们是难得的有松竹之骨的人,为朝廷兢兢业业,书写不朽的篇章......兰一臣,“吾自幼品尝人间冷暖,疾贫富不均,故吾之志在百姓安康,天下顺遂。”风幽篁,“吾虽爱财,但也愿举权倾财力祝你得势。”
原秋叶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
隋朝的棋局
隋朝的棋局
大隋王朝是以九州万水为河、以昆仑诸山为界布下的一盘大棋,邀天下棋手,走天下之棋。 李世民英武果断,心狠手辣,有吞天地之志,却无登顶之阶,他想化车为帅。 窦建德有老天赏饭却又画地为牢,空有千里膏腴之地,却如相子走不出河北一方田地。 杨玄感似当头炮,犀利强劲,一呼万众,虽有车马之勇,却无相士之虑,又被家世桎梏,左右跳横,终一事无成。 李密如日行千里之马,朝为参事郎,夜当瓦岗王,他胸怀万里,最终还是走
高月
我的未婚女总裁
我的未婚女总裁
秦明刚下山,就和美女总裁避逅。下山前的秦明:“我可是龙帝继承人,结婚是不可能结婚的。”下山后:“我会对你负责的。”
雾之境
科普氧气有毒,全网骂我有病
科普氧气有毒,全网骂我有病
穿越平行世界获得人气系统的叶真,只要科普就能获得人气值。人气值可以获得无数不同的奖励。“氧气其实是有剧毒的,你们相信吗?”“这一切的背后有一只巨大的黑手在操控一切。”“上古时期的传说和神话一切的一切都是真的。”“这背后的一切有巨大的阴谋。”“女娲补天,大羿射日这,盘古开天,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啊!”(内容纯属虚构,请勿代入现实)
快乐活肥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