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om
首发:~第39章 四个讨吃货
1983年2月12日的首届央视春晚,一下子把劳动人民的生活热情点燃了。响水湾村里仅有的两台电视机一下子成为了村里的大明星。
乔国正跟贺金龙两人各自坐到自家窑顶上骂骂咧咧的摆弄着那十米来高的自制天线。国正在窑顶转动着来回摆弄,国良在屋里守着电视大喊:“有了有了,哎呀又花了,你慢点转啊。”
从这以后,每天晚上总能看到打着手电在窑顶转天线的人们。
苏云念过高中,这修天线的活自然就摊到了他手上,那时候买电视机会带一个天线盒子,大概一扎长,手腕粗细的浅蓝色盒子,盒子像蜗牛一样上面伸出两只触角用来连接架起来的天线,下面也有两个接口,一根接地,一根接回屋里的电视机上。那个大天线架子上面用废弃的铝线拧成麻花状,每隔十几公分横着搭一根,最终做成一个类似“目”字形的天线。
这响水湾建民、苏云、银龙、国良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一时间人们给他们四个起了个外号叫:“讨吃四人组。”每年过年这段时间四人不是聚在贺胜军家,就是到国良他们家。
因为他们四个都是老二,再加上个性较为叛逆。父母越是催的厉害,他们反倒是越不着急。正月十五这天,虎子带着媳妇儿来响水湾跟乔国正商量开春干活的时候,能不能他稍微晚两天,因为家里今年打算把他哥王军荒的那些地也种了。
国正一口答应,商量着跟虎子说道:“你知道现如今,啥门窗卖的最好吗?”虎子摇摇头。师傅道:“现在啊,铝合金是最好的也最赚钱,不过却是很贵的。”虎子又说:“现在装的起那门窗的很少,往后年景好了,应该不会差。”
这讨吃四人组看到虎子带着媳妇儿来了,一溜烟跑到国正家耍了起来,打扑克牌输了往脑袋上贴纸条,一边玩着牌一边偷偷打量这新媳妇。
银龙悄声骂道:“这狗日的尿炕小子,现在光景过得真不赖呢,这么漂亮的婆姨都搞到手了。”
苏云道:“人家这叫天作之合,老天开眼。”
建民也道:“还别说这四川女娃儿长得就是水灵。”
国良道:“听说是人贩子拐到咱这的,让我哥给虎子捡漏了。”
他们其实都不知道这女娃儿经历了什么,也是乔国正考虑的周全。快到吃饭的时候,四人赖着不走,国正跟他媳妇建梅也没招,索性就多做了些。
四人一人拎个大海碗,真就是刘芳说的那样,端一碗白面条,生嚼两瓣大蒜,蹲在院子里窗台的碾盘上大吃了起来。这把刘芳逗得咯咯笑起来。
饭后虎子两口子回小王庄了,四人趴在国正家院墙上,目送着人家消失在羊泉子沟深处。
建民的大姐跑出来拿着个扫把骂道:“你们这几个讨吃货,把我家院墙都给蹬塌了。”
建民边跑边叫道:“大姐,你让姐夫给问下,看看这刘芳还有姊妹没,给我也淘换个四川媳妇哇。”
“还真有,这要看你们本事了。”国正从屋里出来说道。
这四人又窜到了贺家,说到干活挣钱这块,银龙苦着脸道:“俺挣的钱都算在大哥那里了,这电视机基本上算是我买的。”
苏云笑道:“自古以来有句话叫亲兄弟明算账,要不往后容易反目成仇。”
国良也道:“我哥跟我嫂子另外过,我的钱都在我妈手里。”
建民也道:“我的也差不多是这样,不过给我妈的少,我自己花的多。而且在砖厂我都吃喝我大哥的。”
这四人大半个正月,走到谁家吃到谁家,虽说都是乡亲可是大后生不干活还能吃,就叫众人厌烦。日升子跟李贵天天在村里逮着他们几个骂,还让人们不要给他们做饭吃。
这一日这四个讨吃货又跑到了老支书叶正清家,老支书看他们几个来了,也不禁皱皱眉道:“眼下正是你们大展拳脚的时候,你们窝在村里能有啥作为哩。”
四人知道老支书是文化人,说肯定是说不过他,于是苏云就问道:“老舅,那你说我们该做点啥?”
“这还用人教啊,当然是做买卖了。”
“俺们没本金,又没有经验,做买卖指定赔钱。”银龙说道。
“种地永远只能解决温饱,你不去试试,你咋积累经验呢?”叶正清反问道。
边上的国良也笑道:“念书还得交学费呢,干啥不得交学费。”于是四人一直磨着老支书让他想想法子,看做啥买卖练手。
老支书耐不住他们一顿聒噪,就说现在是七九河开时节,晚上还能上冻,白天却比较暖和。一个腊月加大半个正月人们的肉菜吃的差不多了,你们去县里进点豆腐卖冻豆腐去吧。
古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说的就是典型的北方冬季。四个讨吃货一合计觉得这买卖能做,就算赔了也赔不了多少,这冻豆腐一时半会也坏不了,就算卖不了还可以拿家里自己吃,索性就张罗起来。
第二天,四人起个大早,银龙把他家的拖拉机打着了,正要出发,被他大哥叫骂着拦了下来。为此兄弟俩还大吵一架。没奈何又跑去找老支书,老支书才同意他们开村里买的那台拖拉机,不过要自己加油。
银龙趁他哥不注意,偷偷把自家油箱里的油加到了村里那台拖拉机里,四个讨吃货轰轰烈烈的向着县城进发了。
来到县里跟做豆腐的说他们要买一拖拉机豆腐,明天早上要。
这做豆腐的听说他们要一车,忙道我这里一天只能出两锅,我再给你联系几家卖豆腐的。春捂秋冻,好个倒春寒。
那个时候的晋西北大多数是卤水点豆腐,这样一斤黑豆可以出大概出两斤半的豆腐,一斤黑豆大概是三毛钱,而豆腐的市价一斤一毛七八。他们进了大概三千斤的豆腐,花了四百多块,每人垫了一百多。
第二天开着拖拉机挨个豆腐店取豆腐,冻了一晚上的豆腐,都像砖头一样码的整整齐齐。四人带着手套把这三千斤豆腐码到车上已经是早上八九点了,草草吃口饭,就开着车冲着岩头村、陈家营、杨家营一路叫卖而来。
苏谢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