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81章 第 81 章
长宁县朱县长是个做实事的人, 脚踏实地,闷头做事,不爱拉帮结派, 年年考评优等;曲书记有点滑头,擅长推诿,不过最后总还是能办成事,她也就不在乎那一点点刁难了。当下属的受点夹心气是很正常的事情, 大方向没问题的话, 姜明光不介意男领导的一点小歧视。
基层现在有半数女公务员, 做最辛苦最细致的活儿;女性基层领导不少,但到了县级再想往上升就难多了。女人被认为“能力不足”, 因此无法担任更高的职位。
已婚女性被本能认为需要“更多的时间处理家务和照顾丈夫、孩子”, 未婚女性倒是没这层顾忌了,但又会被大环境要求,不结婚会被人认为“不正常”, 无法负担更重大的责任。
这完全就是谬论嘛!
实际上女性耐力更强、耐性更好、工作更细致,这也是为什么基层女公务员相当多的原因之一;从工作态度来看, 女性牢骚更少,也较少挑肥拣瘦、投机取巧,也更愿意心平气和的跟领导请示汇报、和平讨论,对下属悉心指导。
姜明光就更喜欢女下属,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女下属, 一群女干部下到村里直接现场办公是千灯镇的一大特色,曲书记动不动爱开个玩笑,说你们这帮“娘子军”可不得了啊,风风火火的。
这也算是夸奖, 姜明光也就笑嘻嘻的全部接受了。
工作方面没遇到什么大的障碍,从蒲宁市往下全都知道她是王书记的嫡系,没人想得罪直接领导;至于家庭方面,是调到千灯镇后那年春节跟宗家父母摊了牌。
宗齐光还算够种,一口咬定是自己决定不要孩子。宗暾辉要他确定并且肯定将来不会后悔;张兰莛比较讲究风度,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只是专门把宗齐樾家的孩子接来住了两周,企图“诱发”小儿子两口子的父母心,只是两夫妻都觉得小孩子太烦人,该计划遭到了完全的失败。
姜明光自觉已经将丈夫教育的很上道,很有成就感。这件事处理的相当不错,没有大吵大闹家庭纠纷,张兰莛对她这个媳妇并不满意,但也没有直接说,她就能假装不知道,一年顶多见几次面,完全可以避免绝大多数不愉快。
宗齐光这几年习惯二人小世界,短短两周,对“带孩子”这件事情已经闻而色变,深感嫂子带孩子不容易,也更能体谅母亲当年带着他们兄弟俩住在大杂院里有多么不容易。他本来就是最得母亲宠爱的小儿子,平时只要嘴甜一点就能哄得母亲心花怒放,在家的时候多陪陪母亲,塑造一下“好儿子”的形象,哄得张兰莛整天乐呵呵的,生孩子的问题就这么不成问题了。
扫清了人生道路中重大的一个障碍之后,姜明光更觉得神清气爽了,充满了干劲。
交接了千灯镇的事务后,姜明光先是调回蒲宁市市区担任教育局局长,上任没多久,市区要扩建,准备征收市郊的两个乡,并入市区。
跟两个乡谈的都很快,乡政府的组织班子当然都是一百个乐意的,从郊区并入市区,表面上看起来级别不变,仍然是乡区级,但归市政府直辖,获得的资源是不一样的;再有就是一个户口问题,全乡户籍整体从“农业户口”换成了“非农业户口”,群众也是十分乐意的。
这时候的拆迁费不高,也不需要大面积拆迁,就是从行政上划进市区,然后规划开始修省级公路,将乡中学(现在是区中学)升级一下,新建一栋教学楼,学校操场也配套建设一下。
并区的事情也办得很快,统一换发户口簿,当年就开始修省道和教学楼。
省道不是随便一个建筑公司有资格承包的,必须是国有的建筑公司,在国内最大的国有建筑公司就是中铁集团了,蒲宁市的这一段省道由中铁南方公司承建,9月底开工。
一所区中学的教学楼还不值当一个市级的教育局局长天天惦记,倒是那一段省道出了点事。
建筑工地黄沙、石子、水泥、钢筋这些东西是论“吨”计算的,一车2到3吨,每天大卡车来来去去运送原料,没几天,便有当地小混混开着小货车,拉帮结派的跑到工地上,堂而皇之大摇大摆的抢原料。
工地上的工人一度跟小混混起了冲突,一开始也就是气愤的骂了几句,小混混不甘示弱,破口大骂起来,第二天多带了一些人,扬言谁敢多嘴,见一个揍一个。
工地上的士管出面了也没招,便向上面士管领导反应,中铁的一个当地公司的经理便请了陈书记吃饭,向当地领导诉苦。
下面办事单位这种请客常有,市级党委书记这种请客真得是多得不得了,推了大部分,但有时候还是需要应酬一下的,便喊了姜明光宗齐光一起去吃饭。
宗齐光这时候进了市文化局做办公室士任,工作挺清闲,特别适合他这种没什么远大志向的文化人。姜明光就是个教育局长,按说她用不着应付这种应酬,不过陈书记说了,中铁的关系肯定要搞搞好,修桥修路的时候还多着呢;公事公办是没错,但多一条人脉,谁知道将来会不会用得着呢?总之,有熟人好办事,这是至理名言。
中铁经理还请了市公安局的局长,重点就是说省道的事儿。陈书记听了,没放在心上,“就是个小流氓,强行占有国有资产。我说老黄啊,这种事情你们公司遇到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怎么?还需要我教你怎么做事?”陈书记笑呵呵的说。
中铁经理满脸堆笑,“陈书记您说的是。这种事情吧,不说每个工地都遇到,那也是挺常见的。老乡要是跟工友们打声招呼,说家里缺点水泥黄沙砌个灶台盖个小厨房什么的,工友们也不是那么死板,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嘛,只要不那么过分,工头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姜明光一听,话可不是这么说的呀,原材料再不值钱也是国有资产,工地有工人,还有保安,不可能谁想进来就进来,谁想揩国家的油都能揩,不然工地还不得给人搬空了?
她工作也有小六年了,基层经验丰富,这种事情嘛,多想想也就知道了,肯定是油盐不进混不吝的小混混之类,没准还是个村霸。这种人几乎每个村子都有,所以一般村委会都是本村人,就是为的制住这个别害群之马,
严打87年结束,如今也有两年多了,治安是好转了很多,但不论什么年代,为非作歹的人都没有绝迹过。就像学校里几乎每个班都有个“班霸”,“村霸”也总有。
一个乡若干个村,有那么一两个村霸“雁过拔毛”不是什么意外事儿。
公安局长也不以为意,“明天叫人带队过去转两圈,准保没事!”
黄经理笑着说:“那就麻烦李局长了。”
公安局长摆摆手,“这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那些刁民啊,就是欠收拾。”
陈书记马上说:“说的什么话?!老李,你这个态度要改改,说了好几回了,总犯错误。”
局长也醒悟过来,“是是,您批评的对!我这张嘴啊!”
“你好歹得改改。你总不能升职,这张嘴惹了多少事!少喝酒,多吃菜!”陈书记指了指餐桌上的菜盘子。
姜明光和宗齐光都假装没听见。
这属于“官本位”,当了官了,自然就跟群众脱离了,高高在上,高人一等,但凡惹事的群众就都成了“刁民”。说着“为人民服务”,但坐到一定的职位,很多人就迷失了,被钱和权腐化了。
隔天市局派了两辆警车过去省道工地上,接连去了三天,这三天倒还真是平安无事,村霸十分识相,这三天都没到工地去。
但第四天,警车没来,村霸又开车去了工地,拖走了两车黄沙。
工地经理觉得这不行,工地上人手都是有数的,不能为了一个村霸就让工人跑来看守原材料,那要是延误了工期可是很麻烦的!于是又向上级士管汇报,中铁黄经理想也不能总为这事去找市党委书记吧?找一次可以,找两次、三次,你是不是不会做事啊?
黄经理便去找了原来的乡长现在的区长,区长带他去找了村霸所在村子的村支书,村支书嘴上说好好好一定管好村里的娃儿,不给政府找麻烦。但没成想,村支书说的话约等于放屁,过了几天,村霸跟工地上的工人们打了起来!
场面倒是不大,双方动手的人数差不多,一共也就四十多人,工地报了警,派出所派了两辆警车出警,所长带队,等到了工地上,双方正打得热火。
当地派出所多年没处理过这种几十个人的打架斗殴,所长还算有经验,让民警将警笛开着,再让穿着警服的民警过去,一个一个的拎出来,拷了几个人,现场很快安定下来。
所长怒瞪村霸,“搞什么呢?”
村霸也一瞪眼,“他们打人!”
作者有话要说: 晋江真是自我阉割的可以了,全网都随便说的事情,审核能动不动就锁,也不知道到底锁什么。
这本书我看也没法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