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42章 第42章
有别于模仿圣贤说话的八股文,显然策问题更具有实用性。便是将来考生取了功名入朝堂做了官,国家大事一件件自四面八方递到朝中,天子不可能桩桩做得了决断,这时便需要臣子献策,而臣子解决问题的计策跟他们做士子做策问题的思路是分不开的。
可见策论在科举考试中的重要性。
陆轻尘审完题,从当如何预备,以及预备什么入手,写了一篇五百余字的策论文章。然后她吃了块饼子喝了些水,垫饱肚子后开始做下一道题。
[慈幼恤孤]
这是第二道策问题的题目,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慈幼,即爱护幼儿,恤孤,抚养孤儿。
题目中提及到的幼儿孤儿一事,主要是针对民间常见的杀婴卖孩事件。
一些穷困家庭孕育出新生儿,尤其逢荒歉年,家里穷的揭不开锅,新生婴孩或稍微大一点的孩子无能力抚养,通常这时候父母会将其杀掉或卖掉。
此事影响恶劣,对社会稳定发展及其不利。为此国家颁布“慈幼恤孤”政策,即穷苦家庭孩子多的可向当地官府申请救济,官府核实后每年给发放钱粮补助。
至于遗弃的孤儿,政府也做出相应举措,譬如办孤儿院等收容机构。
而考官出这道考题是要考生就题中幼儿孤儿如何妥当安置给出答策。
陆轻尘想了想,除了官府救济、兴办保幼机构外,还可以呼吁民间有能力的家庭伸出援手,接济或收养这些贫弱家庭无家可归的孩子。另外,寺庙、道观等宗教机构也可以承担部分责任。
当然了民间家庭收养孤儿也并非无偿,官府可给其政策扶持,正如《管子·入国》中所言,“养一孤者,一子无征,养二孤者,二子无征,养三孤者,尽家无征。”政府通过免税役鼓励民间领养。
傍晚时候,陆轻尘拉动墙壁上的铜铃,交了试卷后与其他考生一道出了贡院。
府试试卷由知府大人批阅,两日后陆轻尘来到贡院外看榜。
此次考试共录取一百五十人,陆轻尘在榜单上看了一遭,最后在榜单中前排位置看到了自己名字,排名四十五。
也可以了,陆轻尘心想,毕竟参加府试的那么多人,其中不乏佼佼者,她能榜上有名也知足了。
而居于榜首的是温恂,也就是府案首。十五岁,府案首,可谓是学霸了。
正好温恂也有来看榜,陆轻尘在人群外面看到了他,走过来道了声“恭喜”。
“也恭喜你!”温恂笑着,又道,“现在回去吗,可以一起。”
陆轻尘说:“我与杨君竹一起,这就回去收拾,然后一起回书院。”她与杨君竹薛嘉鱼一起租的房子,这边考试完了,得先回去把房子退了。
“也好,”温恂微一点头,“那就书院见。”
两个人道别后,陆轻尘去找杨君竹,这边温恂的小厮望着女孩远去的背影说:“公子,以前也没见你跟哪个女孩来往过,怎么倒跟她走的近?”
温恂看他一眼,“你懂什么,她是我同窗,不过是多说了些话,并无不妥之处。”
青柏却不这么认为:“那公子的女同窗也并非她一个,为何单单同她多说呢,可是当日她当着公子的面算数算的好,得了公子的青眼,公子才对她不一般?”
青柏小温恂两岁,自七岁起就跟在人身边伺候,温恂待人平和,从不苛待他,空闲时候还会教他读书识字。
而识了字的青柏时常有自己的见解,就比如说这半年,他发现他家少爷经常研究一些七奇八怪的题至深夜,而据他观察,他家少爷那些奇奇怪怪的题好多都是从那陆姓姑娘手里得来。这就不得不让他起疑,他二人私下是有什么交情。
温恂在他额上一敲:“我看你这几日手闲,《孝经》也有些时候没翻了吧,正好回去你抄写一遍。”
青柏叫苦不迭,少爷这是嫌他多嘴,不让他说下去了。不过不说就不说嘛,何必要让他抄书。
于是他话锋一转,道:“少爷考了府案首,老爷知道了定是十分高兴,咱们还是赶紧回家报喜去吧。”
“也好,”温恂笑眯眯眼,“咱们赶紧回去,好让你早点抄书。”
青柏:“……”他想死,他不要抄书。
这边温恂已上了马车,考了府案首他自是很高兴,可这也仅只是科考路上的一小步,他们家三代,太爷爷、爷爷、他爹都是进士出身,又都在翰林院任过职。所以他的目标是向他们看齐,中进士入翰林,重振家族辉望,在朝中站稳脚跟。
……
且说这些考过府试的考生们,他们先是回家里报了喜,后又回到书院,继续他们的读书生活。
不过时间却不再紧迫,反而很轻松。本朝院试三年两考,分别为学政上任的第一年和第二年,而今年正逢乡试之年,院试与其错开,今年不考,所以考过府试的学生得要等明年才考院试了。
学生们纷纷松了口气,这样也好,给他们留了足足一年的时间,正好让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备考复习。
陆轻尘也跟着松口气,自打去年八月入了书院,她就时刻为县试做准备,如今府考也过了,院考还有一年的时间,她也终于有机会放松一下。
说是放松,说白了只是时间不再那么急迫,平常时间她还照样每天背书写文章,等到休沐日的时候她要么去张伯伯那里看陆念青,要么去陆玉苹家帮她带带孩子或做些农活。
正好这些日子农忙,她几乎每个休沐日都过去,偶尔温恂也会跟她一起。
温大公子人帅心善,每次来必给二姐家悄悄放些碎银。就是这农活,陆轻尘实在不敢恭维,不过想想也是,人一个世家子弟,生来就是被人伺候,与她们又非亲故,能帮着干活就不错了,她们若还要求这那,真就该雷劈了。
温恂倒没什么感觉,下地干活没什么不好,正好可以帮助他了解下农村地里的情况,以及农人自身的想法,这才是最真实的声音,他收集起来反映给他爹,倘若有问题也好尽早解决。
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五月下旬的一天,学生们坐在博闻堂上课。
课罢孟夫子说了一件事,东湖书院有项规定,凡府试考过者,可自愿跟随夫子出去游学,时间为六月中旬至七月下旬,游学地点就近而择。
他们班连带上赵玉骐,一共是八个学生考中府试。孟夫子便问他们谁要跟着他去游学,地点为浙江舟山海边。
最后一共有四名学生报了名,分别为温恂、赵玉骐,以及另外两名男同窗。事后温恂问陆轻尘她怎么不去。
陆轻尘回道:“家里奶奶身体不好,娘既要干农活又要照顾弟弟的吃喝,着实辛苦,我想假期回家帮着干些活,就不去游学了。”
温恂略微有些可惜,不过倒也没说什么,默默走开了。
又过半月,时间到了六月中旬,东湖书院放了溽暑假,那几个游学的跟着孟夫子去往舟山,其余的则回了家。
陆轻尘这边回到家,正逢一婆子在她娘屋里说话,那婆子陆轻尘多少有些印象,好像是个媒婆,专门跑着给各个村里的姑娘小伙说亲。
媒婆来她家,陆轻尘第一反应是,这是给谁说亲来了。可又一想,媒婆找的是她娘,那必是她们房里的。
——猛然间惊觉,她姐陆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