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06章 达摩锡杖
却说鉴平和隐姬摆脱了王府众卫士的纠缠,到江都寻一家旧衣铺,置办了一些寻常衣衫,每人带了一顶小帽。一路上倒没有什么麻烦,这日便到得运河边上,买艏南下。这船只足足渡得三十余人。男男女女混杂。
般至江边南岸码头,才搭好跳板,就涌上来二个要饭的化子,衣衫虽破倒还整洁,头上皆兜着破旧的风帽。一个年老,拄着一根树枝。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托着一钵,中原一带口音,忽而向众人乞讨。众人见他俩可怜,或二三文,或五六文,丢在那小孩的钵中。
小孩来到鉴平和隐姬面前,将手中钵托起,那老丐看着两人,只是微笑,却不言语。隐姬正要施钱。鉴平忽地脸色大变,指着两人道:“你……师兄……”又盯着那小孩道:“崇安,你也来了,你们……”
那老丐哈哈大笑,道:“鉴平,你干得好事,方丈师兄这次也被你害惨了,还不跟我回寺领罚。崇安把帽子摘了吧。”一边说着,一边把头上的帽子除去。
船上众人皆是一楞,想不到这二个老丐竟然都是和尚。
鉴平起始有些慌张,向四周一望,见除了他二人之人,并无其他和尚。当下笑道:“我还道是谁呢,原来鉴清师兄和崇安师侄。鉴定师弟没来吧。”
鉴清看着他,喝道:“鉴平,你在广陵王府所做之事,王府已派人找上少林。奉方丈师兄法旨,令你带王妃速速回到少林。王府的人还在寺里住着,等你们。”
鉴平道:“不劳师兄大驾,如果要回少林,我自已会回,现下我还有些要事要办,只怕一时三刻不能跟你走。”
鉴清哼了一声,道:“你是不想跟我们回去了。”
鉴平道:“正是,请回上方丈师兄,说鉴平恕难从命。”鉴清回头向那个被称作崇安的小和尚道:“崇安,把方丈法旨宣给他听。”
崇安道:“是。”答应着,从随身背的一只褡裢中取出一张纸来,念道:“少林方丈法谕:本寺弟子鉴平,本西域流僧,无所依存。我佛慈悲,特许其挂单少林,其修上乘。岂知其心存不良,盗取少林佛宝。又假借法事,潜入王府,诱拐内眷,兼盗取物事等,败坏少林清誉,已犯五大戒律,今依少林门规,责戒律堂首座鉴清及罗汉堂弟子崇安将其押回少林领罚。”
鉴平笑道:“原来老贼秃早已打算冶我的罪了,把我押回少林,说我盗取物事。说不定也是为我们带着的这件物事吧,哈哈哈,都说老和尚清心寡欲,难道也想看看这等艳媚之物事。”鉴清喝道:“不得无礼。”
董飞心中暗吃一惊,戒律堂是少林五堂之首,其次便是罗汉堂。这相貌平平的老僧竟是戒律堂首座,戒律堂在少林寺中地位尊崇,其首座仅次于方丈。
鉴清衣袖拂过,鉴平和隐姬头上的小帽飘起,远远落入江中。船上众人又是一声惊叹。一名胖胖的乡下大婶讶异道:“怪不得江面上风大,都说二月二十八日 “老和尚过江”要刮大风,今天才二月初三,怎地老和尚中和尚小和尚一起过江。连尼姑也一起哩。”
船中一名中年书生笑道:“什么老和尚过江,二月二十八日是当年达摩祖师一苇渡江,南下宏法。不过,听这几人的口气,倒也是少林寺的。”
鉴平冷笑道:“凭你说方丈法旨,就是法旨了么。”
鉴清喝道:“鉴平不得无礼,你看看,我手中这是什么。”
众人看时,不知何时,鉴清手中已多了一和锡杖,原来他早就藏在船中,这根锡极打造得极为精致,长五尺,粗如儿臂,精光闪动,杖头数枚锡环在江风中互击发出阅耳之佛音。当真是佛门异宝。
鉴平一时无话可说,原来这正是少林寺方丈法器,寺中规矩:一见锡杖,如见方丈。
鉴平眼见势如骑虎,当下也顾不得许多,和鉴清当场动起手来,一对金钹打败鉴清,鉴清受伤不能追赶,令崇安一人前去。
少林寺小僧崇安出场,他奉方丈鉴清和戒律堂首座鉴宁、本师罗汉堂首座鉴定之命,追赶破了戒不守清规的师叔鉴平,与他同来的师兄弟纷纷着了道,有死有伤,只有他沉着冷静,不急不躁,却始终不放弃,鉴平既杀不了他,也骗不了他,更甩不开他,也拿他毫无办法。鉴平入门早于鉴定,但不如前二位。
少林失窃一宝,乃土行门之人所为,小和尚来追,鉴平绝对没料到这小僧会追到自已。&34;秦王知蜀王好色,乃献美女五人于蜀王。蜀王爱之,遣五丁迎女。还至梓潼,见一大蛇入山穴中。一丁引其尾,不出。五丁共引蛇,山乃崩,压五丁。五丁踏地大呼,秦王五女及迎送者皆上山,化为石,蜀王登台,望之不来,因名五妇侯台。&34;小僧一番言辞揭破他和土行门的关系,说这土行门之人用的正是五丁开山之术,不由深服分析推理。
崇安伏虎拳对决,鉴平和少林崇安,鉴平是半路出家,从西辽入境后,一直在少林。而崇安此次在在杭州六和寺,获传清忠祖师武林伏虎拳,武松这路拳法虽源出少林,但经其实战多有改进,其晚年断臂之后更精研拳理,欲以一臂之力不输于常人,故拳法变化更为繁复。
鉴平败走,发现画已不见。
众人追赶之时,忽然山后转出数百名身披牛皮的甲士,将鉴平接走。
从少林僧人口中得知,鉴平所偷之物,是极有来历的。
当年方丈失踪之后,几位前辈决定鉴心为方丈。鉴心并非是上代方丈弟子。有二位鉴字辈,这二人是上代方丈弟子,坚持认为历代如果方丈不是身故或者失德,身残也可以,并举出了唐代的例子。不可以另立。不服。只有鉴平没有意见。其实鉴平是另有算盘。
鉴清道:“鉴平本是西域天雄寺胡僧,因受西去传法的上代明因师伯荐托来到我少林,说是要修学禅理和武学正宗后,在西域广大少林法门。当时我师明缘尚未圆寂,念及天下佛弟子本是一家,便留他在少林挂单,视他一同于少林本寺僧人。更格外优待,许他出入藏经阁等少林重地。方丈师兄是妇人之仁,当日不听我言,以至于有今日之祸。天下事,有果莫不有因。天道茫茫,其谁可知。也是少林合当有此一劫,好在有大侠诸人,也算天助少林。”
董飞笑道:“我辈平日里一直号称“武林中人”,少林乃天下武林泰斗,能居间做一点小事,也算对得起这一称谓。只是不知少林所失何物。竟然如此重要。”
鉴清点了点头,良久,才道:“不知各位可曾听说达摩老祖只履西归之事。”
双双接口道:“达摩老祖一苇渡江、面壁九年、只履西归的故事,在江南家喻户晓,传为奇谈。”
鉴清点了点头,道:“程姑娘所言不差。此事便与此有极大关联。”
他娓娓道出之事,却令众人大为吃惊。
原来,北魏太和九年,达摩圆寂,僧俗两界无不概叹。然而东魏使臣宋云因事出使西域,许久未归,对达摩圆寂的事一无所知。达摩圆寂后两年,宋云从西域返回洛京。在途经葱岭的时候,看见达摩一手拄着锡杖,一手掂着一只鞋子,身穿僧衣,赤着双脚,由东往西而来。二人相遇后,宋云急忙停步问道:“大师,你往哪里去?”达摩回答说:“我往西天去”。接着又说:“你回京以后,不要说见到了我,否则将有灾祸。”二人道罢,各奔东西。
宋云以为达摩给他说的是戏言,丝毫没有介意。回到京城以后,向皇帝复命交旨时,顺便提到了他途经葱岭遇见达摩老祖回西天的事情。谁知话音未落,东魏孝静帝就发了火,怒斥宋云:“人所共知,达摩大师死于禹门,葬于熊耳山,造塔定林寺,你怎么说在葱岭遇见了大师?这分明是欺君,岂有此理!”说罢,便令殿角侍卫把宋云扭出殿外,五花大绑投入南监。
事隔数日之久,孝静帝坐朝审理宋云欺君一案。将宋云传上殿以后,孝静帝问道:“你在葱岭遇见达摩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你要如实说来”。
宋云先叩头,后说话:“皇上容禀:葱岭见达摩,祖师光着脚,一手拄锡杖,一手提只履。僧衣随风飘,翩翩向西行。称要回西天去,并嘱咐我不要将这件事说出去,假若说出去,便会有灾祸。臣以为是戏言,兼之不敢欺瞒圣上,便如实奏陈。臣所言,句句是真。不敢欺圣上,万望圣察。”孝静帝听了以后,半信半疑,无所适从。群臣们在殿角下,也是议论纷纷,有的说:“达摩辞世,人所共知,哪有死人还阳的事?宋云犯的是欺君之罪,应当依法处置。”有的说:“达摩西归宋云见,监禁岂敢再欺天,既然真假是非难辩,可以开棺验证。”
孝静帝采纳了后一条建议,遂命人开棺视之,棺中空空,只剩下一只鞋子。宋云蒙受的不白之冤逐平反昭雪。
见众人不明就里,鉴清道:“其实,开棺之时,棺中除了一只鞋子之外,尚有一只锡环。”
“锡环!”
“不错,你们看我手中这根多宝锡杖,上面不也有一些锡环么。”众人看时,果见他的杖头上有轮,每轮之上有一锡环。
“其实,只有修行高深之人,才能手执锡杖传法,每到一寺,称为驻锡,杖头之环越多,则修为越深。”
双双道:“那为何不多铸一些呢?”
鉴清笑道:“佛学修为之深浅,由僧俗两界同修判定,岂可自专?而且锡环也不是多到任意,其最多为九,九为阳数之极,称为九环锡杖,一般只有方丈和监寺才能持有。”
众人目光皆集中在他手中之杖,细数之下,发现确有九轮,但只有八环。
见众人疑虑,鉴清方笑道:“大家一定在想,我这根宝杖,不会是当年达摩老祖西归持去的吧。”董飞道:“不这么想难道还有别的么?”
鉴清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我还没有如此法缘,可以执初祖执过的法杖。不过,达摩祖师当年留下的那枚锡环,曾经镶挂于此杖之上,也算和达摩祖师有过意会神交,亲近过他老人家的手泽了。当年那枚锡环从达摩老祖棺中取出后,因战乱流落西域。直到数十年前,才因缘巧合,重新回到少林。我寺特意仿铸了达摩锡杖,并补上八枚锡环。此杖作为少林至宝一直珍藏。”
崇安道:“后来,鉴平把这枚锡环盗走了,等到我们发现,他不辞而别下山,后来才知道去了广陵,不知用什么手段,以高鸣寺僧人的身份,混入广陵王府,在做七七水陆道场之时,勾引了王妃,哦,也就是魔教的艳煞。”
双双笑道:“这个和尚也真是能奈,短短四十九日,竟然就反王妃拐跑了。”董飞也笑道:“鉴平和尚高鼻深目,长相雄俊,能言善辩。比起我们中土的男子的确另有一番特别之处。而且说不定还有更厉害的手段吸引王妃这样的女人。”
说着拿眼去瞅红叶,董飞脸一红,啐一口,笑骂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们男人没一个是好东西。”
董飞哈哈大笑道:“其实这话当反过来说,男人个个是好东西,要不你们女人怎么会喜欢男人,不喜欢女人呢。”
鉴清道:“如今此贼逃去,我当飞信方丈,再加派人手,一并拿他,务要将追回少林圣物,并将之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