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58章 为国远征两公双获大捷
这里单表远征军杨威,统大军不日抵达西安,与都指挥使冯卓会师、稍作停留。他认真听取了地方官对流寇作乱;大战官军、抢夺城池、四出掳掠等暴行的汇报后,杨威细阅地图,作出战略部署。
大将军点将部阵:“命先锋董良绕道进入安康、紫阳南端,切断李原逃往四川的后路。又命耿忠包围安康以东,以防他逃逸湖北、河南。命冯卓拒守西面,防他窜往青海甘肃。”
又嘱咐道:“你等只到各自的阵地扎下,先不要与之交战,听我号令!部署停当,大军便即开拔,诸军得令;前往各自的阵地待命去了。
且说先锋董良抵达安康后、却不见知府钟敏,细一打听:这才得知他早已合署迁逃,紫阳县令也不见了踪影。董良命人寻找;于百里之外才将他两找回,此时大军也行抵安康。
杨威升坐中军帐,派人传来安康知府与紫阳等各县县令,大将军对他们说明:“此次大军压境是奉旨进剿,希望知府钟大人及各县县令予以支持、并配合行动。”
安康知府钟敏等官员听了吓得拜倒帐前说: “下官不知大将军率大军远征驾到,本府身处僻壤,又见流寇日趋势大、攻打城池四出掳抢,下官无力与之抗衡。为保全同僚及家属性命,故只得逃逸、暂避一时。下官深知;此举有失名节国威、乞求大将军恕罪!”
杨威又说:“我闻这些流民聚拢,原本是来开垦荒地以求生存,地方不准其垦是何道理?岂不有官逼民反之嫌?”
钟知府听了忙回:“禀大将军!这些流民良莠不齐,民族各异,怕于地方不利故不敢接纳,陕西巡抚衙门也知道此情。”
杨威又问:“这些流民他们是从哪里涌来,他们的家乡又发生了什么?”禀大将军:“他们大多都是从浙江、福建沿海而来。据他们自己说:其家乡已被倭冠占领,倭贼的残暴让他们不堪忍受,这才举家迁逃。”
杨威听了怜悯之心油然而生!忙说:“你看,沿海离此遥遥数千里,他们携老幼跋涉到此,实属不易呀!”遂问知府钟大人:“同是华夏子民,他们有难,官府为何不帮?将其收留安抚、准其垦田,让他们安居乐业呢?”
钟知府忙答:“大将军所言也是,只是地方也有难处,未得到朝廷允许,陕西首府也没有下达收留流民落地屯垦的文书,下官也不敢自作主张呀!”
钟大人又讲:“实话说与大将军;我安康境内人口稀少,蛮荒野地随处都是、大有荒地可垦。”
杨威说:“那好!你与各县县令紧急会商、划出区域,让他们就近建窝开垦如何?”钟知府忙答:“大将军说了,下官岂敢有不为之理!”
于是急令各县划出垦区。由安康知府张榜公示:吿广大流民同胞书,本次率王师进剿的大将军体恤民情、先礼后兵,故特晓谕流民;一、只惩首恶,不问胁从。二、如有受骗误入歧途者、反戈一击有功。三、各级官府已划出可垦区域,欢迎流民涌跃前来建窝屯垦。四、根据你们开垦面积,官府发给种籽让尔等抢时播下。五、官府许诺,无论垦荒多少均属开垦者所有,官府及他人不得强占。六、本府承诺:保证在十年之内不缴公粮,不派夫差遥役。
安康知府钟敏‘大印’! 流民们看了奔走相告,垦荒归田的希望终于等来了!并且十年之内不派赋税遥伇。广大流氓仿佛于黑暗中见到了一线曙光,也就更加信心十足了。
再说贼首李原,早闻大军到来,忙驱众逃往老林深处。后又见大军到来并未开战进剿,反张榜安抚,准许垦田?遂与手下乌众说:“这是朝廷的诡计、诱我下山,你们不要理采,以防上当受骗。”忙传令下去:“这所谓地告广大流民同胞书,这是朝廷的诱骗之术,千万莫要信他、以防有诈!”
哪知不少流民还是愿意并渴望垦田务农。便有人从老林深处溜出,想一探究竟。他们来到垦区,看了告示,又见有地方官吏与官军都在忙着划地切块、分给流民,并帮助他们建窝开垦。打探者便忙回到老林邀众前来,有来得早的便可占据好地、垦种好田。
就这样,流民从森林中源源走出,建窝屯垦。官府也确按面积发给种籽,让他们抢时播下。其时正值秋播时节,于是广大垦荒流民竟相抢时耕种。不到两月:流民自行走出开垦者就达二十余万之众,只剩李原死党和好逸恶劳者、不足两万乌合了。
此时,杨威下令缩小包围,准备进剿。四方合围扰来,竟是无一漏网。活捉李原及其手下将帅等二百余人。杀死杀伤无数死党!又将胁从者押出、令其开垦,他们也心畏诚服。此次进剿结束,竟然无一流民遣散或者逃亡,都实现了将军们最初的理想。
大将军下令:将李原等要犯二百余人押解回京。于是大军开拔凯旋归来,此次平叛历时五月,恰奉春节来临。
马骏一军更是先期奏凯,他于洛阳与河南都指挥使肖坤聚齐。于是与诸将阐明了此次出征的方略,本着首恶必办,胁从无罪的原则,与地方官达成一致共识。由官方划出各色采矿区域,令矿徒有序开采,官府派员管理、征收税银。
流民也是划出蛮荒之地,令其开垦归田。不出一月,十五万之众,顷刻瓦解。只剩王洪、王彪死党数千人了。
驸马大将军下令:大军合围!将王洪等全部拿下,其余胁从交地方处理安置。共拿获王洪、王彪死党一百二十余人押解进京,也是无一遣散、逃亡、不留后患。
两军得胜先后凯旋,各军自然向兵部交令,兵部也要汇总战况:如斩杀敌将、敌卒,又如俘获敌魁、贼目,驱逐遣散流民多少,缴获物资,摧毁敌防御设施、捣毀敌巢等。
兵部汇总,统计下来:却不见有遣散、驱逐一项。兵部尚书白圭感到诧异!难道这数十万流民、矿徒全被杀光?遂问二位大将军:“怎不见有被驱逐、遣散者?”
驸马爷马骏忙回:“是这样,我大军压境后获悉,这些流民、矿徒大都是从闽浙沿海一带涌来,因他们的家乡已被倭寇占领,而又不堪忍受倭寇的暴行,不得已才扶老携幼,经数千里艰难跋涉来到中原。他们原本是想来垦荒种地谋生的,不料!地方不准其垦,他们走投无路,又受了歹人的蛊惑煽动,这才有了逆反行为。”
马骏又讲:“属下以为!同是华夏子民,他们有难理应帮抚,给予生路。于是;我等才与地方磋商,达成了共识。划出蛮荒之地允其开垦,并且承诺;在十年之内不缴公粮,不派夫差遥役,目前两地垦田不下百万田,并早已播下了种子。”
马骏又说:“矿徒也由官方划出各色矿区,官办民采。令他一千或二千人一处,有序开矿。官方每年还可以收得不少税银呢。这样一来,首恶已被孤立,故一举拿获。流民、矿徒都得到了妥善安置,所以无一人被驱逐、遣散了,更无死党逃亡。”
白圭听了感动而又惭颜曰:“将军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只惩首恶、不问胁从。将军文韬武略、爱民如子,有如此政见,白圭自愧不如也。”
于是:带上公文速速进宫、遂将此情据实奏报。宪宗帝听了,也深感震惊!忙道:“这真是个好主意、好方略。为我朝开出了一剂良方,以后也便有章可循了。”
帝曰:“这些后起之秀不仅有文武全才、还有独到的政见与治国方略呀!他们已挑起了国家大梁。看来朕给他们恩宠没有白给,这也是我朝幸盛之兆呢。”
帝又曰:“想当初你在大殿之上给朕详细介绍他们剿灭匪患的事迹,看来你就已经发现了他们是一批人才。朕听了只打算将他们表彰一番,令郑知民就地安置入用,仍旧维护大湖平安。如不是你这伯乐、发现这群千里马,朕将会失去这批良才而铸成大错!”
白圭听了忙回:“皇上过誉了,作为掌管兵部的臣下,理应为国家安定着想,为圣上分忧。发现并举荐人才是做臣子的本分,皇上夸臣“伯乐”实不敢当呢!
宪宗帝曰:“白爱卿过谦了。”他回忆往昔平叛时又曰:“白爱卿!看来我们以往的平乱方略确实有过呀,不斩尽杀绝不为取胜,也不知乱杀了多少无辜!”
白圭也回:“皇上英明!以前一场平乱战事往往一打就是两年甚至更长,将所有流民均视为反贼,一定要全部歼灭,结果赶得四处逃窜。他们逃逸后;只会继续以朝廷为敌、到处为非作歹,变本加励,带来无穷后患。朝廷也劳师费时、耗尽财力。如两驸马方略,首先将他们分化瓦解,并晓谕广大流民:只惩首恶,不问胁从,反戈一击者有功,同时给他们创造生存条件建窩屯垦,并承诺;在十年内不缴公粮,不派夫差遥役。这样一来便很快就孤立了顽固之敌,便可一举歼灭或拿获了。这也省时省力,且不留后患。”
白圭又说:“再者,造成流民大潮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沿海诸省倭寇进犯,百姓不堪忍受,便沦为灾民或难民结伴逃离出境,他们所到之处又遭遇各地驱赶。有条件安置的地方也不收留,往往你逐我赶将流民汇成大潮。难民无处安生、也就由怨生恨,便有了对朝廷的逆反心理,再受到坏人的蛊惑煽动、这就有了反抗行为。”宪宗帝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
次日早朝,宪宗帝即命吏部拟旨:诏令全国各府州县!今后如有灾民或难民涌入境内,一定要设法收留,分散安置,再向上级报告进行协调。决不允许你驱我赶汇成难民大潮,经后如有以上情节者、一经查出一律就地免官察办,决不辜惜。钦此!吏部领旨后:也速派干员分赴各省、诏告下去,各地均纷纷效仿执行。
宪宗帝又传圣旨:于武英殿大摆御宴,庆贺两驸马首战大捷!有诗为证:两公领旨赴远征,早有方略藏于胸。分化扶耕得人心,全歼顽凶建奇功。
欲知桃花岛壮士在战术上、还有何独到见解?为打好一场战争、建言献策,且看下面一一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