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om
首发:~第146章 相权未定
范景文则拱手向朱慈烺禀道:“启奏陛下,按照张文忠公(张居正)所设考成之制,六科需受内阁考成,这无疑使内阁权力过大,而能使内阁可控六科言路,有相权之实!臣恐如此,会有钳制言论、擅权乱法之议。”
李邦华瞅了范景文一眼。
接着,他就出列对朱慈烺拱手道:“陛下,臣知道元辅在担心什么,无非是担心他自己要背一个权臣的恶名!”
随即,李邦华就又道:“可陛下,请恕臣冒死直言,国朝如今到这一步,若非陛下力挽狂澜,差点就要亡于流寇乃至异族的地步,何尝不是跟本朝没有相权有关?进而导致文臣不统,无能主张和扫尾善后的中枢执政,所谓阁臣也不过是只能票拟而已,实际上并无统辖六部、监管百官之权;以致于,一个南迁之议,竟被一言官阻挠,而差点使满朝文武要么投附流寇,要么殉节自缢!”
“如今元辅担心自己有相权之实,而不肯改制,难道不担心将来建奴再次南下,而依旧无人为天子担当与扫尾善后吗?!”
“非要再次让陛下亲自为一项大政或一次战事负责?”
“而若大政或大战失败,是不是就要因此再次出现禅位之事,以至于国无恒君,人无定心,如此谈何中兴?”
李邦华的意思很直接,就是皇帝无论是改制,还是将来作战,都需要一个背锅的。
而不能出事了,直接由皇帝负责。
因为一旦由皇帝负责,就会大损君威,就会让天下人觉得是皇帝不行,有想换皇帝的想法,这对一个处于未一统天下的帝国而言不是好事。
而皇帝一错就换掉,那就永远也不可能有英明的皇帝。
因为皇帝也是一份职业,也是需要经验,需要在各类实操中去锻炼的,自然也需要失败的经验。
而要想既让皇帝有试错的经验,又有不用承担太大的责任,就需要一个能有所主张和能扫尾善后,也就是背锅的相臣。
所以,相权的确是一个帝国客观需要的东西。
朱元璋之所以能废丞相,则是因为他比较特殊,是开国帝王,他做错做对,都没人敢哔哔。
而后面的帝王如果本身能力不强,往往就会因为没有相权的制衡,而造成更大的破坏。
崇祯就是如此,因为本身是藩王突然接替其兄长朱由校的位置,而没有受过太多的帝王教育,所以行事未免操切,而他即位之初任首辅的韩爌虽然是首辅,但到底不是真正的相臣,没有控制六科和六部的权力,所以,以至于他对崇祯的劝谏有限,只能眼睁睁看着崇祯大面积清洗阉党,导致党争加剧。
继承明朝制度的清朝也没有相权,但清朝对皇室的培养制度素来很严,甚至还直接用养蛊模式培养皇子,如皇子不能由生母抚养,每个皇子都有被立储的可能,而可以互相竞争;为的就是避免皇帝质量不行,而在没有相权的清朝可以尽量避免国运衰亡。
但即便如此,清朝还是难以避免的在皇帝质量下降后,因为没有明确的相权,而使得慈禧可以擅权,而无一大臣可以制衡她。
李邦华则明显是因为国家到了现在不得不改制的一步,才直接提出了大明从朱元璋后就存在的一大弊端,即相权未定。
要知道,明太祖早有遗训,谁要是提设中书省丞相制的,当凌迟之。
李邦华此时敢提出来,明显是有魄力的,也是国家到了这个地步,痛定思痛之后,迫不得已。
当然,明太祖朱元璋留的遗训,且要求后世子孙严格遵守否则就要被凌迟的遗训多了,但基本上都是被选择性的遵守的。
比如,边王不得撤废这条祖制,朱元璋刚驾崩不过三个月,朱允炆和他的心腹大臣就开始削朱元璋封在边塞的藩王。
另外就是宦官不得干政这条,明宣宗也直接废掉,还开始让宦官读书。
再比如,贪污六十两就要被剥皮楦草这条,更是没人再遵守。
所以,李邦华此时提出来,只要朱慈烺不计较,也没什么。
而按照李邦华的意思,就是恢复张居正时代的考成制度,即让内阁有管控六科的权力。
明朝后期最大的问题就是言官瞎逼逼军政大事,造成任事的官员不敢做事,敢做事的很快被罢职治罪。
无论是熊廷弼还是卢象升、乃至孙传庭,都在言官制度方面吃过亏。
而张居正当国的时代,所推行的考成法最大特点,就是给六科套上嘴笼子,使六科的言官不敢随便喷人,而被逼着干审计方面的正事,而不是没事对各类事务瞎逼逼,包括一些重大决策都能给直接否掉。
这也是真正让内阁有相权之实的时代。
使得无论是中央内阁和六部,还是地方督抚巡按都能够开始做正事,连作为武将的戚继光都能认认真真练兵,而使得大明在万历初期国力变得非常强盛。
但等张居正考成法被废,言官势力再次做大后,国运就开始急转直下,尤其是万历三大征把万历初期的底本都耗光后,使得朝堂上没几个做正事的也没几个能做成正事的。
现在,李邦华也因此要求恢复张居正时期的考成法,而有意让内阁有管控六科的权力。
朱慈烺对此也是支持的。
毕竟他不是万历初年的朱翊钧,不用担心因为年少被权力过大的首辅僭越了皇权,有随时换首辅的能力。
而他要是给了内阁权力,是能够更好的让内阁辅弼他做事的,也能更好的让内阁替他执行改革事务。
何况,朱慈烺也的确不敢确定自己是否真的能够在改革内政的事业中一帆风顺,做到改制改的十分完美。
毕竟他在穿越到大明以前,也只是一个普通人。
所以,朱慈烺也需要一个敢担当的人为他扫尾善后,说直接点,就是给他背锅,让他的试错成本降低一些。
范景文这时在被李邦华这么问后,也明白了李邦华的意思。
而范景文也没有否认李邦华的观点,更没有因为李邦华言辞大胆而请朱慈烺诛李邦华,只拱手道:“陛下,臣虽不畏死,但却恐无张文忠公谋国之才,若国朝现在真要恢复考成之制,请陛下准臣辞官,因为臣实在不是改制方面的良臣!恐不能很好的辅弼陛下!”
“元辅可能不畏死,但现在还是不肯为陛下担当,而宁辞官,也不主张改制,复考成法,想必还是怕将来被抹黑,在士林中的名声不保吧?”
“元辅对士林清誉的在乎,到底还是大于对君父的在乎啊!”
路振飞这时则直接挖苦起范景文来。
范景文不由得怒目看向了路振飞。
少司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