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69章 第 69 章
周氏只想着这至少得两三年的功夫——把这两三年的钱赚了,两三年后也在行内站稳了脚跟,还能赚钱,只不过不是独门生意了而已。
这样想的周氏并不是盲目乐观,只能说,这年头就算主动推广一门技术,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自家不往外说,闷声发大财,两三年已经是她算的少的了。当然,这也和这门生意不大,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有关。
真要是利润丰厚的生意,立刻就能引来一大堆人,那保密时间就要相应缩短了。
“靠着做蜡烛,也能照管家中了你还是做你的富贵闲人罢!”周氏对一家人在洛阳生活的最大忧虑已经解除了,当下也能开玩笑了。
“那倒是不错”杨段立刻决定不存钱了,他本就没有存钱的意愿啊!当下又把米炭换来的钱拢在袖中,对周氏道:“我去寻几个友人,近日晚间就不回家用饭了。”
要说人在洛阳哪一点最令杨段满意,那就是‘呼朋唤友’了。他在播州的时候当然有朋友,但播州和他一样的学者真的太少了。平常学术交流更是只能通过书信,和播州之外的士大夫往来。
当下在洛阳,什么样的人没有?精英学者是最不缺的人群之一了。落脚才几日呢,杨段已经认识了很多,平日里常常往来,论学问论文章,真是不亦乐乎。
眼下又有钱在手,心里便想着唤几个朋友出门相聚。
周氏这种事是从不管束杨段的,只叮嘱小厮记得照管好,别让杨段受了风寒,也别喝多了酒,晚上出什么事。
“你去罢对了要记得后日要住新居了,与你那些朋友说一回,到时也好温居。”
这时南北都有温居的习俗,只不过有的地方温居,客人不用带东西,有的则要送礼,还有的要送份子钱。
杨段应了一声,便去了。
回头到了后日,果然是入住新居——场面挺热闹的,除了杨段的朋友来了些,多的还是杨盛的朋友、同僚之类。他在洛阳为官数年,虽说品级不高,但认识的人还是很多的。
洛阳这边的风气是温居时直接拿钱,号称‘网义’。
据说是因为洛阳房价实在太高,一般人艰难买房入住之后,手中就空空了。所以朋友们温居,送来的钱是解燃眉之急的,所以叫‘网义’。
对于杨盛能入住新宅,朋友同僚们往往都很羡慕。
其中一位朋友就道:“子升先前说自己出身大族,家族在地方也是豪强,我还不信。如今看来,却是真的了,伯父一来便买下恁大住宅,今后生活便好做了!”
洛阳的房价就是这么高,很多官员来了都得租房子住。杨盛之前就是租房,和他有往来的朋友、同僚,自然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播州杨氏说起来不是无名氏,但对于寻常人来说,谁在意这个?所以杨盛自报家门,也没人觉得他出身不错。倒是现在一座宅子,什么疑问都没有了。
其实这座宅子也不很大,连厨房、马房这种房子也算上,总共也才三十七间半宅子里,房子格局很规整,是一层一层的,总共有四层——杨宜君住在第三层最西边,这边原本应该也是一位小娘子的闺房,所以格外精致僻静一些,还有一道粉墙与东边正院隔开呢!
不过,这样的房子在洛阳已经算大宅了,难怪杨盛的朋友与同僚,不少人都面露艳羡之色。
温居时,男客在外面有杨盛杨盎兄弟张罗,女客在内,则是周氏和儿媳韦氏招待,另外杨宜君和姐姐杨宜主也有帮忙。
杨宜主这边收到信,知道爹娘已经到了洛阳了,也不等县衙封印,丈夫得假,自己先一步带着儿女就来了。今日娘家温居,她也帮着乱了一回。
众多女客都格外注意杨宜君不注意是不可能的,杨家在家的女儿,除了她就是小侄女了,小侄女才多大?大家当然就看她这个正值嫁龄的小娘子了,特别是杨宜君还这般貌美。
这种程度的美貌已经超过寻常人家的经验了。
以至于有心想借助这样的社交机会,给杨宜君寻访亲事的周氏要失望了女眷们当时都‘不敢问津’,回去之后说起‘杨家小娘子’,只是赞不绝口:“真真是个绝色佳人,洛阳美人天下知,平日里多少人物都见过了?如今却被一个小地方来的小娘子给比下去了!”
除此之外,却不谈给认识的哪个青年才俊介绍,保这一媒。
正经做媒的,肯定是奔着说成婚事去的,讲究的是两边相对。家世、品貌之类,都要相当,这样婚事才能成,今后也才能顺顺当当,无人抱怨。
如今见女方美到这地步,都是有些望而却步了在人家家世也不坏的基础上,这般美貌要配的人,大家的认识的‘青年才俊’都不够了。
“真有如此貌美?”这些女眷的家人也有不信的。
“真有如此貌美呢没见过的,是想象不到的。想来杨妃再生、西子在世,也不过如此了。”这般说着,女眷们还笑说道:“这样的美人,说不得将来会有大造化总归不会落到寻常人家家里。”
“落到寻常人家家中,太容易惹出是非了。”
“这就可惜了我原想着子升与我是挚友,如同自家兄弟一般,到时候替六郎求娶其妹,事情成了,也是一桩佳缘。如今看来,却是不成了。”
周氏不知道那些女眷回去之后有这般说辞,不过她在温居宴上揣摩众女眷的举止言辞,也看出她们都没有做媒的意思了。便与大女儿商议:“这是如何说,怎么就看不中娇娇?着实是无理啊!”
虽然总是为杨宜君担心,但周氏一直是很为有一个美貌聪慧的女儿自豪的。现在大家这个样子,她首先就觉得不可理喻!
杨宜主比母亲更能揣度这些洛阳妇人的想法,就笑说:“娘,这些妇人又不是媒人,她们做媒都是奔着成事去的,也不会轻易弄虚作假既是如此,就得考量着男女两边差不多才是。”
“娇娇这般出众,她们平日里留心的子弟,哪能配得上!若要考量娇娇的婚事,还得往上去寻!”
对于杨宜主这个说法,周氏却是有些迟疑了:“就我来看,差不多的人家也就是了,实在不必因为娇娇貌美,就攀附权贵一入侯门深似海,权贵人家看着好,难处也多,偏偏娇娇又是任性惯了。”
“母亲这般想就不对了,也该想想那些寻常人家敢不敢要娇娇娇娇美貌太过了,而且如今还一日比一日更美,这在一般人家,可是容易出事的。”
洛阳因为是燕国国都,是有秩序的。但可别忘了,现在严格意义上还是乱世,很多地方都是没有规矩的!所以,即使是生活在洛阳的人,很多骨子里也有乱世思维普通人有一个过于美貌的妻子,在太平盛世都有可能出事,何况是乱世里?
“要我说,其实母亲也不必忧虑”见周氏面露忧色,杨宜主倒是豁达的多:“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娇娇又向来聪明,总不会跳火坑罢——就是最坏,耽搁了适婚之龄,不就是家中养着娇娇吗?难道养不起?”
“娘可知洛阳城里有名的陈氏不嫁女?”
这里的陈氏,专指的是如今的大儒陈嘉士、陈正夫家,陈嘉士与陈正夫官职不高,学问却是天下闻名的。他家有个女孩儿,已经二十六岁了,从十几岁起,家中就为其张罗婚事,但都不中意。
虽然家中都觉得女儿家该嫁人,外面说的闲话也多,但也不愿意家里女儿屈就,所以拖延到了如今。
“人家大儒之家的女儿尚且不为礼法桎梏,我们何必偏做那礼法人呢?”
人在播州的时候可听不到这样的事儿,周氏又向女儿具体问了这事,确定真有其事之后心里安定了一些——其实这种人还是少,一个特例而已,但现在周氏也就是需要一个特例说服自己。
如果可以,她也不愿意逼迫女儿,只是人活着是不可能完全不顾其他人的看法的。
然后然后杨宜君就发现,母亲竟没有和她再说婚事了!要知道,直到温居前一天,母亲还让她在温居宴时表现得温柔羞怯些,不要冒头。虽没有直接说这是为了什么,但她哪能不知道呢?还不是为了能让她被更多人看好,结成一桩姻缘。
杨宜君并不知道姐姐在其中帮了大忙了,但事情终究好事,她也因此松了一口气。
只是这口气没松多久,她就等来了新的变故,一开始,她其实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