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630 温柔的刀
《征途》上市之后,反应最大的,就是那些所谓专业所属的机构、部门。
已经有好几个机构打电话给魏亮,虽然因为几位老专家的点评,不敢质疑,但还是暗示是否以后类似的学术研究的文章尽量少刊载一些。
毕竟有些观点,是与当今的主流意识有差距的,这会给学术界的情绪带来不稳定,对“专家”们的影响会很大。
甚至还有通过一些不明就里的主管部门领导前来质问的,当听到这些学术文章都是被三位老专家亲自阅读和点评过的,就不敢再说话了。
这些领导可以打压一些专家的言论,但却不敢对这三位抱有任何的怀疑!这是意识观点的认知,一旦错了,那就不是降职的问题了,很可能影响自己的仕途。
毫无疑问,“专家”的地位与自己的仕途,两相对比的结果,领导们选择了沉默。推脱的借口也名正言顺。
学术界的研究总是在争议中才会有新思维,百花齐放才是正理。要有容人之心,毕竟这也是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思想。
其中最饱受这些“专家”诟病的就是期刊中,登载出了署名为“温刀”的作者写了一篇《论网文的恶瘤》,而针对的方向就是最近几年火爆互联网的新兴网络文学的发展。
这篇文章之所以被纳入为学术文章,而不是小说和评论,是因为作者温刀在文章里开篇就说出了一句令人反思的问题。
“你写的小说,会让你的儿子、女儿认真读吗?”
文章列举出一些实例,并且围绕着开篇所说的这句话展开,从这一观点出发,对于互联网的网文现状提出了思考和解决的办法。
如果文化领域不能传承,仅仅只是快餐文化,迎合消费领域的需求,这仅仅只是市场行为,不是文化。
可是居然还有不少“专家”、“学者”纷纷站出来,对于快餐文化所带来的影响给予支持,认为小说应该成为大众读物,讲求的是一个通俗易懂。
至于是不是会对认知和社会观念带来多大的改变,他们并不认为会带来根本转变。毕竟从小的教育体制里还是有正常的社会认知的教导,网文不过只是一个休闲的佐餐。
但是温刀却在里面列举出了这些“专家”、“学者”不愿看到,甚至根本选择忽视的现象,那就是优秀的小说越来越少,而一个小圈子里闭门“造文”却越来越多。
文人的自我封闭不是为了自我陶冶,而是在研究当今领导们喜欢什么样的文章,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各种以领导讲话精神为主的文学“作品”脱离了广泛性。
曾经为了写小说,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时代渐行渐远。
而也正因如此,有不少文学作品开始倾向了国外的理论,甚至迎合国外的一些思想,把对社会的批判认为是文学作品的唯一出路。
而批判谁?这就不言而喻了。
网文的参与度高、传播快,影响也就自然产生,而且愈来愈对文化领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转变和认知。而一些文化领域的“高知”们注重的,也开始向着经济、地位方面转变,精神领域的传承成了一句只说不做的摆设。
温刀在文章中列举了一些近些年的“作品”,无论是影响力还是作为商业企业的收益都非常可观的现象,这些作品或许写作水准还算是有功底,但是小说内容让人实在是叔可忍,婶婶都不能忍。
跟风就罢了,内容也是越来越令人发指。
最简单的现实就是,什么七个老婆、八个老公、九个舅舅……成了常态,甚至还成了不少人认可的社会关系,这不只是开玩笑和休闲消遣,而是开了有违人伦的先河。
仿佛只要你乖,只要你够傻,只要你够帅,一切在网文里都可以实现。这比做梦还简单,因为做梦你都不一定能梦到。
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本质,并非是经营网文的网站,反而他们的市场行为、方向,从商业角度来说是没错的。
他们在推广写作人群范围的同时,承担了不该承担的责任,而社会责任虽然是企业的一部分,却并不是能主导的关键。
错的是管理与约束,把所有的文化领域的导向都全部交给了市场,没有正确的引导,所谓的“大家”只关注领导们想看什么,而不关心文化传承什么。
文章中,非常犀利的将当今一些文化领域的不作为贬得可以说无地自容,但温刀也将应该怎么做列出了很实在的对比和可行性。
而点评这篇文章的老专家,据说还真的专门去看了一些热门网站的网红文章,差点没有气得吐血。
写神医的在书中胡乱写古法方子、写企业是动辄就是几百亿现金、傻白甜周围总有一个为他的痴傻买单的人、落魄小子一定是背景强大……
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却成为了众人热捧的关键,长此以往下去,文学作品只能是走向一个完全虚幻,脱离实际的方向。
所以,在点评这篇文章的时候老专家,用了“痛心疾首”来指名点姓的痛批当今文化领域的管理者的不作为,以及对作者温刀的观点给予了足够的认可。认为这是一篇具有指导性的社会论文,应该被列为文化领域的管理参考文章。
少见如此犀利的社会现象被正面指出,而老专家的态度更是对这一社会现象带来了空前的热议。
温刀也因此一鸣惊人,被媒体挖到了真实的身份,是一位有多年写作经验的老同志,其退休之前也是互联网企业的一名从业者。
年轻时在当地也是一名小有名气的文学爱好者,笔耕不断,但是因为其专注于对地层生活的描述,并不受拉法帝国所谓的“专家”们认可。
多年来投稿不断,退稿不断,却从未放弃。
这一次因为《论网文的恶瘤》出名,很多杂志和书刊才翻阅出多年前温刀的投稿,也趁热度的赶紧推出各种纸质版和电子版,盗版更是猖獗,甚至打出了温刀几十年合集的噱头。
很多人在没有见到温刀之前,都以为一定是个学术渊博,温文尔雅的学者型人物。
可是当媒体去采访他的时候,却是在一个公园的椅子上找到他的。
此刻的温刀并不是在嗮太阳,也不是在观察社会,而是在用心的看着傍晚霞光下,一群正在翩翩起舞的少女。
她们就是今天晚上要在公园前参加演出活动的伴舞,提前先到公园里抓紧时间排练。
温刀就坐在这群姑娘的正对面,一个泡着枸杞的玻璃杯就放在椅子扶手边,一只手还搭在椅背上轻轻敲击着,眼睛一直注视着前方姑娘们婀娜的身姿,就连记者都到身前,也没有转动过方向。
不知道的人,一定以为他是这支舞蹈队的领队或者什么艺术指导。
一双凉拖、大裤衩、白色汗衫上领子上还有些汗渍,却又有些隔壁大爷的邋遢。
当媒体记者好奇询问他在专注什么时,略胖的肚子支撑着还显健康的身体一下就来了精神,眼神里透出一丝仿佛大坝开闸一般畅快的意味。
面对带有疑惑的记者,开口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欣赏美,是本能,控制欲望才是人的性情。而我,就是在不断的挑战自己的欲望底线,坚守自己的本心。”
温刀,内心其实就是一把温柔的刀,立足于地层生活,不忘初心,当代写作圈的楷模!
这是媒体自动忽略了温刀的专注点,给出的结论。
而温刀本人却对此嗤之以鼻:我,老温,就是一把刺向生活的刀,看似无情实有情!
作者备注:对温刀本人的描述,被借用某人的网名改变的原型人物一顿骂,原型本人的原话说,应该这样写“腿颤,流口水,走路打晃,衣服散发着一股霉味,头发花白而乱。” 而关于看姑娘这件事,原型人物说应该这样写:“你瞎啊,当然是看美女啊,你看看那几条腿,还有那几个pp,哎呀,日,今晚睡不着了”)两者结合,读者们请自行脑补。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