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374章 兵临南京
因为这一时代信息传播的滞后和封闭,往往都是新军舰队已经沿江撤走了,而当地却还会流言四起迫使更多的人加入到逃难的队伍之中,混乱之势也渐渐向恐慌的民乱方向发展了。
而当地官府除了向南京和北京不断送去求援书信外,却因为无兵可用也无法有效的管控持续恶化的地方局势。
随着南方战败后大批溃军的加入,大明江南富庶之地也变成了哀鸿遍野的人间地狱。
徐强率军到达南京城的当天晚上,就命令北海舰队炮船对南京城发起了炮击。
震人神魄的炮击声响彻天地,打破了南京城夜晚的宁静更打破了两百多年的太平安宁。
城中的留守官吏与百姓们,就在这种火炮打击声中惊恐的度过了这个不眠之夜。
第二日一早随着大批新军士兵登岸,南京城内也彻底陷入到了难以控制的混乱。
南京守备赵志龙、留守太监韩赞周、提督操江兼南京右军都督刘孔昭三人站在城墙上。
惶恐的看着昨夜被新军火炮击毁的金汤门,还有不远处登岸列队的新军。
“赵之龙、刘孔昭你二人,一个是南京守备,一个是南京右都督。
这守卫南京城御敌之事,是你们应尽的职责,洒家只是皇家派到这里来守护祠堂宗庙的奴才。
你们今日拉洒家来这里做什么?
洒家是绝对不会让叛逆军伤到皇陵宗庙一砖一瓦的,而你们就留在这里与这南京城墙共存亡吧!”
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被眼前的一幕吓得两腿都发软了,但还是仗着皇家奴才的身份陈述了自己的值守决心。
他也不等两人做出什么反应,就急忙让身旁的小太监扶自己下城,去太祖孝陵中躲避战事了。
他没有想到两广特区被朝廷五路大军围剿,却还能分兵沿长江来攻打南京城。
他更没有想到这固若金汤的南京城墙,竟然在一夜之间就被新军的火炮给轰塌了一段。
但他却坚信朱喜明是不可能允许新军去破坏太祖孝陵的,因为他朱喜明姓朱,而且还一直不承认大明朝廷所公布的他非皇族的公告。
不管他到底是姓民间的朱,还是姓皇家的朱,韩赞周都认为自己躲在太祖的孝陵内绝对是安全无忧的。
“赵大人,您看这南京城能守得住吗?
沿江各府都派快马送来军报,说他们受到了上万叛军的攻击。
看来南边的那五路大军应该是凶多吉少了,这大明的天……”
刘孔昭见韩赞周如此不讲道义,让人搀扶着颤巍巍的下城保命去了,便心中恐慌的问出了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预感到大明朝的江山社稷将要易主。
赵之龙此刻心中的惶恐并不比刘孔昭和韩赞周少,他喃喃的说道:
“南京城中可用兵勇不过万八千人,刘都督你看这能守得住吗?
真不知道熊文灿、金生恒、秦良玉、沐天波、洪承畴他们那五路百万大军,都在南边做了些什么?
连一个小小的广东一隅之地都不能围剿消灭吗?竟然还让叛军反攻到了大明南都,真是无能至极。”
赵之龙心有不甘的责骂起了各路围剿特区的明军将领,也表露出了他对南京城防的绝望。
“叛逆的大军打过来了,南边那五路大军会不会已经败了?
那可是80万大军啊!不到一个月就被叛军反攻到了长江一线。
赵大人,我是朝廷任命的南京右军都督,还有提督操江兼江防都督一职。
我……我要率军去长江上与叛逆决一死战,保护长江沿岸各州府的安全,告辞了!”
刘孔昭意识到洪承畴在南边的围剿作战已经没有成功的希望了。
他对这南京城能否守住更是不抱任何希望,急忙以自己职责所在为由急急忙忙带着亲兵下城去了。
他是要赶在新军大批兵马围困南京城之前逃脱生天,而且他还要抓紧时间给朱喜明写一封举报信,举报当年宜兴水灾的幕后真凶另有其人,自己只是代人受过什么也没干。
如果自己留在这里和赵之龙一起守护这南京城,那可就是自寻死路了。
“你……你们……嗨!”
赵之龙气愤的用手指着急匆匆下城而去的刘孔昭,想骂他临阵脱逃,但却又无力的垂下了手臂。
如果自己能也有个借口也一定也会早早的离去,这个时候再去抱怨指责他们又有何用,只能是徒增烦恼罢了。
但这南京城还是必须要守的,就算是不幸战死在这里,也只能算是自己命中有此劫数了!
“速传令去将城中三大营兵马全部调出来,将城内的民乱给我镇压下去。
通知留守各部衙门组织青壮抢修加固这南京内外城防,立即用沙包石块堵死南京十三座城门。
没有我的军令,任何人胆敢擅自闯城都可以就地斩杀,一切后果由本伯一人承担保他太平无事官升三级。”
赵之龙知道自己退无可退也就横下心来,我活不了那就让城内数之不尽的文官武将和功勋豪门,与自己一起为这座南京城殉葬吧。
在身旁的将军们都领命退下去忙碌后,赵之龙也带着自己的亲兵们急匆匆向南京内皇城赶去了。
他很清楚用自己手中这一万余老弱兵勇,来守这偌大的南京城是根本不可能的。
不到与新军面对面厮杀的最后一刻,自己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新军因为兵力有限,他们登岸后就开始设立炮台,安营扎寨后开始打造登城云梯摆出一副随时攻城的姿态。
实际上徐强是在等长江沿线袭扰的那个师,和北海舰队3000名海军全部集结后再对南京城发起雷霆一击。
他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炮击,日夜不停的炮击南京城,在心理上和生理上给南京城内守军施压。
瓦解南京守军的军心士气,通过营造战争的紧张气氛来完成他的迂回作战任务。
崇祯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由海陆新军23000名士兵组成的攻城大军在南京城外完成了集结。
先头部队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将南京城外的所有明军工事全部清理干净,为新军即将发起的攻城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