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绿林传

第125回 朱元璋金陵称帝 众义军归顺大明(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om

首发:~第125回 朱元璋金陵称帝 众义军归顺大明

且说张定边坚守武昌,分派勇将把守各个城门,自己率涂貌、方云、曾询、陈虎、伍林、洪可郎、刘金禅、荣泽、雷正等,督军死战坚守。朱元璋兵马一连攻打武昌四个多月,却无法越城半步。朱元璋得悉后大怒,道:“陈友谅六十万大军与我二十万大军对抗,被我杀得兵败如山倒,就连陈友谅也死于非命。现一个孤立无援的武昌城,我大军攻了四个多月居然攻打不下,真是一帮废物!”于是亲自率援军再赴武昌,指挥攻城。在岳州的张必先闻讯,忙率岳州之军赴武昌援助张定边。汉军到了武昌城外,不料消息走漏,被朱军大将常遇春途中设伏,张必先汉军猝不及防,悉数被歼,常遇春生擒大汉丞相张必先,俘汉军将士数千员,押往武昌城下,逼汉军献城。汉少帝陈里年幼胆怯,见丞相张必先被俘,身边只有张太尉一人,想既然岳州已失,自己独守孤城,难已久撑,汉朝难保,不如开城投降,且救了丞相及数千汉军性命。张太尉见皇上降意已决,自己孤掌难鸣,为丞相及众汉军将士性命计,只好依从少帝,开城归降。

汉军归顺后,朱元璋封陈理为德顺侯,敬佩张定边英勇善战,对主子忠心耿耿,有意重用,张定边却坚辞不受,道:“忠臣不事二主,容老夫归田隐居,了却残年罢。”朱元璋只得罢了,张定边当夜携带全家悄然离去,来到沔城湖口。后来入泉南灵源山隐居避祸,削发为僧,自号沐讲禅师,潜心佛学,赤足芒鞋,率众僧开荒种地。后刘尚、冯平、刘道成、王六结伴来到灵源山与张定边相聚半月而别。张定边直到朱元璋去世后,还活了十几年,寿九十有余而终。这是后话。

再说易华被大汉封为湖广参政后,因他在潭衡宝永之地根基很深,大汉令他监督这一带赋税粮食缴纳。陈友谅战死,陈理即位后,朱元璋率兵攻打武昌,丞相张必先得知武昌被围,急需粮草救济,命守将阳从政赶急到湘乡取粮。湘乡是人口众多之州,属产粮重地,宋元时期湘乡州每年实缴三万三千石。易华见军粮任务紧急,一时难以征集,便协助阳从政与一帮大户商议,先由他们代缴粮食十万八千石,众大户敬重易华,竭力支持,不惜空仓净柜,倾力出粮。陈理投降后,朱元璋部进驻湖南,在清理汉少帝征粮册上,查到曾在湘乡取粮十万八千石,朱元璋便指令降将阳从政按此数征粮。这易华没有想到自己临时所征的十万八千石的征粮数,给湘乡州百姓带来巨大灾祸,老百姓被逼倾家借粮上交,苦不堪言。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大举北伐,急需粮草,赋银猛增无度,湘乡州百姓更是雪上加霜。被朱元璋仍封为湖广参政的易华目睹这一切,痛心难安,便与阳从政商议,请阳上书朱元璋,言明湘乡粮数来历,请求仍按原税年三万三千石上缴。阳从政哪里肯听,道:“太平年间,以此数收缴,尚可,此时乃大战非常时期,官军在前线卖命,所需粮银紧缺,上峰火急催讨,宁增不减,我等此时如要减免粮税,岂不自寻死路!”易华见劝说无效,叹息道:“湘乡一州,乡民受苦已久,不堪重负,实难从命,你若要是强逼,我等只有抗命了。”阳从政一听,大惊道:“你是要想造反么?”易华道:“老夫受吴王之命,任湖广参政,既要受命于上,替朝廷分忧,也要体恤百姓,为灾民请命,若见死不救,眼见乡民生灵涂炭而置之不顾,吾要这官职何用?不如弃了这官,为乡民请命罢。”阳从政一听,不禁恼羞成怒,道:“你弃不弃官,与我何干?我只要完成粮赋银税就是了。你要是从了,你我无话可说,你要是不从,或是为民抗命,也休怪我从阳不讲情面。”易华一听,也怒道:“吾的意愿,当政者不可不明,乡民的意愿,吾不能不听。如当政者不改弊政,老夫会抗争到底,死则死耳!”

阳从政气得七孔生烟,求见朱元璋,告易华率民违抗政令,大有谋反之意。朱元璋一听,大为光火,怒道:“易华匹夫!对陈友谅百般顺从,积极纳粮,孤不计前嫌,准他继续作湖广参政,他却骨子里反孤,孤岂能容他!”于是派遣军队往湘乡杀来。此时衡州义军大都散了,刘尚、冯平早已遁入空门,不问俗事,袁勤、易峰、唐林、曾英等都辞了官成了平民。易华知道抗粮惹怒了吴王,也不想束手就擒,得知朱元璋派大军征剿,便召集旧部,联络数县之众举义旗抗官军。易华虽已是古稀之年,率领义军以深山老林为依托,与官军周旋。官军与易华义军相持数月,难寻义军决战,却时时被义军袭杀。官军恼丑成怒,便在当地对百姓大开杀戒,一时义军驻地周围百姓,被杀者无数。易华见殃及无辜,便放风说义军已弹尽粮绝,作鸟兽散,易华在乌石寨投水自尽。官军半信半疑,杀入乌石寨时,见山寨空无一人,盔甲刀枪丢弃得满山都是,漫山遍野一遍狼藉,便信以为真,收兵回营交差了事。

吴王朱元璋灭了陈友谅之后,于元至正二十五年开始攻打张士诚,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下通州、兴化、盐城、泰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安丰等地,至正二十六年占领杭州,第二年炮轰被张士诚占领的汉地襄阳城。张士诚突围未成被擒,被朱元璋棍杀,时年四十七岁,结束了东吴天下。张士诚死后,江南全归朱元璋。之后朱元璋出兵北伐,先从山东进军河南,

夺取潼关,后进军大都,再派兵西进,攻山西、陕西关中至甘肃。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于金陵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一个昔日混吃的和尚,竟今日成了大明天子。

一日,大明洪武天子上朝接受文武百官朝拜。只见得:

昔日小衲今登基,文武百官两班齐,

瑞气霞光照凤阁,金钟齐鸣绕龙旂,

珍珠帘卷映金殿,烟含御柳拂彩旗,

护卫持戟抖神威,御女扶屏现妩媚,

白玉阶前三声响,仙乐声中扶驾来。

天子坐定,殿头官喝道:“今日上朝,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只见班部中宰相李善长出班奏曰:“今天下初定,然湖广湘乡,有原湖广参政易华与我朝为敌,吾皇曾派兵清剿,易华无处可逃,便诈死以骗我官军,现又在潭衡之地煽动民众造反。臣奏请皇上下诏派兵征伐,以除后患。”皇上朱元璋一听,恼怒不已,道:“易华这贼,倒也狡诈,如此不识事务,屡屡与孤作对,我朝新政,必以天下太平为首要,何容这厮煽乱!”即旨名王阳从政领兵数万,前往湘乡讨伐,有违抗者,恪杀勿论!

这阳从政领兵到了湘乡,来寻易华决战,易华得报,早已领兵藏匿到麓寨深处。这阳从政兵马找不到易华部,只有杀附近的百姓来报清匪数。一时这帮讨伐明军见人就杀,见房就烧,真是千村血洗,万灶烟寒,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凄惨无比。湘乡之外,连同衡州、湘西,大半个湖南也同遭劫难。这就是后来传说的血洗湖南。这阳从政在湖湘清匪半年有余,才找到易华潜伏之地麓寨。这麓寨地形十分险要,建在险峰之上。阳从政便率数万官军,将山寨围困得如铁桶一般,一只山雀也别想飞过。易华见状,只得与各寨头领商议,与其让官军清寨剿灭,不如放火烧山,与官军同归于尽。此时已是深秋,少雨多风,草干物燥,易华下令放火烧山。只见四周一片火起,风卷火舌,遍山飞窜,烟尘直冲九天云外,阳从政围山的官军,来不及逃脱的,全被大火吞噬。幸易华所居之峰,远在林木之上,火势不及,只是被浓烟包围,又幸亏风大,没有受呛。火势持续数天,竟幸免于难,易华趁深夜明军混乱之际,突围出去,后探得阳从政住宿处,便和心腹化装成明军士卒混入军营,进入阳从政的帐内。阳从政正在饮酒,毫无察觉,猛见易华持刀入内,大惊,还疑是在做梦,听易华怒喝道:“从政恶贼!你待除我,也还罢了,为何纵容官军杀屠无辜百姓!今日不杀你,天理难容!让吾来取你的头,祭奠这些百姓的冤魂罢!”说罢手起刀落,砍下阳从政的头颅,提着阳的头,潜出敌营。可叹阳从政除易华不成,滥杀无辜,反被易华民杀,真是:

只为邀功杀性起,湖湘一片血肉池,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易华取了阳从政的人头,匆匆祭奠了湖湘冤死的百姓,便潜逃到江西袁州。朱元璋闻讯阳从政被杀,万余明军死于山火,痛心不已,仍派军追剿义军不止,前后长达数月,哪里见到易华的影子。易华数年后隐姓埋名回到湘乡,与陈玉明等据守乌石寨,继续反抗朝廷,享年八十三岁而善终,死后葬于湘乡羊楼村钟鼓石。传说每当风雨交加之夜,墓地所在的山谷间便有金鼓之声。当地百姓为他立庙纪念。

话说衡州义军大部自归汉后,先后东征西伐,随汉主陈友谅东下江西,出师浙江、江淮等行省征战,义军头领杨洪仲、周升、雷正、成松、成志武、聂风、李立志、陈郁、黄得成、郑豪、唐元初、蒋孝天、谭粗立、朱长贵、廖林生、赵宁、王树林等先后阵亡。涂貌在鄱阳湖决战中因护卫张定边身中数箭,后与张定边抢陈友谅的遗体时,被大雨淋湿了伤口,因无法及时治疗,导致伤口感染化炎,转为败血症,到武昌后不治身亡,死时四十五岁。临终时托付义兄凌环高、薛梧与陈国云把他的遗体烧了,将骨灰送回衡州安葬。凌环高等三人依嘱带上涂貌骨灰,携黄仁初家眷和夏凡等众人回到衡州,将涂貌骨灰交给涂夫人,葬于铁顶峰下, 凌环高等兄弟也在衡州落户。

陈虎从二十岁投军,在元朝官至守将,后因攻打袁公寨,被刘尚、冯平劝降,投奔东落寨做了头领。陈友谅攻占湖南岳州与潭州后,与衡州义军议和,陈虎又在大汉做了将军。陈友谅死后,少主陈理献城投降,张定边出走,张必先已死,邹普胜逃去蜀中。此时陈虎已历事三朝,恐遭人耻笑而不愿再投朱元璋,数月后,悄悄逃回衡州与夫人一家团聚。衡州归顺明朝朱元璋后,陈虎怕有麻烦,举家迁往铁顶寨附近,开荒种地,教育儿女识文练武,享受农夫之乐,寿至八十一岁而终。

方云、曾询、伍林、洪可郎、刘金禅、黄胜宁、荣泽、聂东明与陈佑仁及步军将校,先后归降朱元璋,分别在名将徐达和常遇春、蓝玉手下为将,后参加北伐。在攻打元朝大都的路上,曾询因疾不治身亡,时年四十三岁。聂东明攻打大都时阵亡,卒年四十九岁。方云、伍林、洪可郎在北方为将,刘金禅、黄胜宁、荣泽、陈佑仁在蜀中为将。方云后受蓝玉牵连,于洪武二十六年被害,其家人因汤和出面相救,幸免于难。刘月芳带儿女回衡州与嫂嫂同居。杨蛟龙在大汉灭

后挂印, 从操旧业, 仍做船排帮主,其余将校先后辞官辞将,陆续回到衡州置地养老。

刘尚随同师叔祖智广和尚来到牧云峰,由汉主封号为牧云大师。智广坐化后,刘尚便做了方丈。刘道成与王六先后回到红桥寨开荒种地,住了数年,后被刘尚叫到牧云寺,刘道成被智广取名为牧济禅师,王六为牧灵禅师。

且说龙王洞黄猎户因当年带领刘尚改打龙王寨有功,受过刘尚厚赠,念念不忘刘尚大恩,不敢动用所赠金银分毫,临到去世前还交代长子黄洪生,要寻找刘尚三兄弟,将所赠银俩回送。黄洪生遵照父亲遗愿,打听得刘尚做了大将军,不便去找,后得知刘尚辞了大将军做了牧云寺的方丈,觉得是报恩的时候了,便辞别娘和婆娘,带上父亲生前留下的金银,来到牧云寺来见方丈。

这黄洪生带了两个挑夫,一路爬山涉水,到了牧云寺,见了门前的小僧,求见方丈,小僧忙报与刘尚,刘尚早已不记得有甚黄猎户,只得请进,这黄洪生一见到刘尚,慌忙跪下道:“恩公在上,请受晚辈一拜。”刘尚纳闷,只得上前撑扶道:“施主请起。老衲与你素昧平生,如何对你有恩?”黄洪生道:“恩公,晚辈乃龙王洞黄猎户之子,恩公难道不记得当年我爹同恩公收龙王寨之战么?”刘尚一听,细细一想,猛然记起,道:“原来是黄老施主之子,这许多年了,黄老施主现在可好?”黄洪生道:“家父已去世多年,临终时念念不忘三位恩公,说他生前不能报恩,吩咐晚辈在他死后一定要来谢恩。”刘尚一听,伤感不已,道:“难得你爹有此情义,吾等不及也!”又道:“黄老施主说的三位兄弟,现在都在本寺,不妨一同会会。”便唤小僧去请牧济、牧灵两位禅师。不一会,刘道成、王六来了,刘尚指着二人对黄洪生道:“这便是当时与吾一道的二位兄弟。”黄洪生一见,又慌忙跪地,道:“两位恩公在上,受晚辈一拜。”刘道成、王六一时摸不着头脑,只得上前阻止,黄洪生哪里肯依,还是硬拜了三拜。

就听刘尚道:“两位兄长有所不知,我等三人当年在攻打龙王寨时,幸亏他爹当向导并出谋划策,取了龙王寨后,吾送了些金银之物答谢,不想这黄猎户有如此情义,终生不忘,直到去世前还遗嘱其子专程前来谢恩,这位黄施主,便是龙王洞黄老施主之子。”刘、王二人一听,也深为感叹,称佩不已。黄洪生叫挑夫把带来的金银檀香供果等挑进寺里来,道:“这些金银,便是当年恩公所赠,家父一直未敢动用,吩咐我等定要如数交与恩公。”王六叹息道:“当年吾等所送这些金银之物,本是尊父置身家性命不顾,领我等除匪有功,我等赏赐,你家应得之物,如何终生不敢擅用,却又送来,这是何苦!不知黄施主现家境如何?”黄洪生道:“托三位恩公的福,现家里人丁兴旺,不但有了大院,还买下了大片田地和山林。家有兄妹六个,个个都有后人,日子红火。”刘尚一听,释然道:“想黄老兄弟如此有情有义,必是有福之人,家里人丁兴旺,也是善报。既然如此,本寺就权且收下,作为黄家助本寺香火之资吧。”黄洪生见刘尚收了,欢喜不已,刘尚忙吩咐厨下备饭,款待黄施主,黄洪生推辞要走,刘尚哪里肯依,黄洪生只得谢了。

一时斋饭备好,刘尚亲率刘道成、王六相陪。黄洪生见满桌饭菜,虽是素食,却也是七八小碗,色色不同,食其味,却也别具一格。黄洪生道:“黄某有一言相求,不知当说否?”刘尚笑道:“我等与尊父乃有生死之缘,现又重资助我佛庙,何分彼此,施主有话,但说无妨。”黄洪生道:“黄某记得十年前,曾有一位算命先生说我将来必入佛门,当时我也是一笑而已,现今到了这佛地,才深有感悟,吾莫非此生真与这佛门有缘?如若三位恩公不嫌,黄某愿剃发修行,在此相伴三位恩公,可否?”刘尚一听,呵呵笑道:“黄施主愿归依佛门,吾等当然不敢拂意,只是敢问黄施主老母妻子是否健在,共有几位子女?”黄洪生回道:“家母健在,已七十有二,兄弟四人,晚辈老大,下有三男两女。”刘尚一听,摇了摇头,道:“阿弥陀佛!黄施主,老衲不打诳语,你虽与佛门有缘,然你上有老母,身边有贤妻,下有儿女,你可忍离别妻儿老少,静心修炼么?便是你能净心修炼,吾也不忍令尊老母终日挂念,贤妻寡守相思,子女受父子别离之苦。”黄洪生一听,也不好再言。后黄洪生老母去世不久,便立志出家,婆娘苦苦相劝无益,来到牧云寺削发为僧。数年后刘尚坐化,享年六十七岁;隔年刘道成去世,享年八十六岁;王六在刘尚坐化五年后去世,享年八十二岁。黄洪生便成了牧云寺第三代方丈。牧云寺香火兴旺,僧众盛时多达数百人,香火绵延,经久不衰。

再说天足峰道观的冯平道长被汉主封为天师后,人称冯天师,道观也被称为天师观,天足峰也被称为天师岭,从此名声大震,天师观香客不绝。后来东落寨王兴去世,夏全明一人在东落寨孤苦伶仃,冯平邀他上天师道观作伴,夏全明与冯平本有师徒之分,欣然答应,从此入了道门,法名天隐。数年后冯平仙逝,享年八十七岁,夏全明便成为天师道观第二任道长,寿至八十一岁。

还有一批没有随大汉天子陈友谅部

出征,在衡州等七路四州之地为官的各地将官头领,在大汉灭亡之后,都纷纷效刘元帅和冯军师后尘,弃官而去。衡州总管袁勤早就有去职之意,在大汉已灭湖南混乱之际,与同知王六留印离开衡州城。因他与冯平一样也是独身,没有家室,在铁顶寨做副军师时,就相中铁顶寨西面的麻土岭,于是在那里搭棚而居,研究史学,救济穷人,直到寿终。当地百姓为纪念这位清廉的府官大人,捐银为他建庙塑像,享受人间香火。麻土庙香火绵延,世代相传。当地人称东有牧云寺碧云庵,西有天师观麻土庙,四处香火长久延续不断。

易峰卸任郴州路府总管后,举家迁往碧云峰南面山脚下筑屋居住,取名桃花庄。易峰遍栽桃李,到了春天桃李盛开之际,易峰便邀齐故友聚会,一边赏花一边饮酒,逍遥自在。唐林从永州离职后与夫人徐小青回到徐家,与易兴阳一样做了徐家的上门女婿,与岳父徐贵、徐禄以务农为乐。王克平一生伴随易兴阳,在徐家归老,后徐小红为感谢他一生忠主,又终生未成家,把她的二儿子过继给他,以续王氏香火。伍林在明朝做了十几年将军,见朱元璋大杀功臣,便辞了将军之职,回到宝庆与岳父赵成松住在一起,后来成了商人。武冈路府总管邢开山,地道的绿林出身,却成了三朝元老,总管不做改做将军,一直做到花甲之年,才卸任还乡,置了大遍的田地,修了一个大宅院,享受人间之福,没有半点挫折,直到寿终。

欧明从红桥寨回衡州后,教育赵贤念书。洪武年间开科举后,赵贤应考中了进士,从县令做到布政使,还了欧明的心愿。欧明活到九十一岁,一生从开办学馆到占山为王,后来金盆洗手与家人团聚,承担教育欧赵两家儿孙,享受天伦之乐,也是绿林好汉中难得以善终结局之人。

且说朱元璋创建大明江山后,为保江山永固,怀酒释兵权,将一班跟随他打江山的功臣一一清除,连隐退的也一个不留,却也敬重和尚道士,不敢擅开杀戒,以致刘尚、冯平、张定边等得以平安。朱元璋不敢犯道观佛地,有人说其出身便做过和尚,不想相欺同道,还有就是原有一传说,说是在朱元璋与陈友谅夺天下时,在鄱阳湖一战被陈友谅打得大败,一直逃到庐山,眼看追兵就要赶上,走投无路之际,忽然在竹林深处出现了一座古庙。朱元璋近前一看,见山门上有破旧不堪的“竹影寺“三个字,便赶紧藏进庙里。等陈友谅的兵马赶到,只见山谷中烟雾弥漫,根本不知朱元璋的去向,陈友谅搜索了半天也不见踪影,只好悻悻地走了。朱元璋在庙里只听得外面人喊马嘶,却不见有人进庙里来,觉得非常奇怪。过了好一会,看见追兵往山下赶去,他才放心了,打算休息一下再走。这时,从庙里走出个老和尚来,手里捧着一本化缘簿向朱元璋化缘。朱元璋接过那本缘簿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历人帝王的姓名,自汉朝开始,有刘彻捐银一万两、孙权捐银两万两……,李世民捐银三万两等等。朱元璋看着,心里不禁骂道:真是个贪僧,我登帝位后,定要把他杀了。但转而一想,这老和尚以此簿向自己化缘,分明是暗示自己也有帝王之份,心中又有几分高兴。当即向和尚要了笔墨,在缘簿上写下:朱元璋捐银四万两。随后就在墙上题了一首诗:

手握乾坤杀伐权,威名远震楚江西。

清风起处妖氛净,铁马鸣时夜月移。

有志驱胡安乱世,无心参司学禅机。

荫荫古木空留意,三笑长歌过虎溪。

老和尚看着壁上的诗,不悦道:“出家之人慈悲为本,佛寺非杀伐之地,岂可题这等诗。”当下命小和尚提一桶水来冲掉墙上的诗。朱元璋笑着说道:“那就待我别题一首吧!”于是挥笔又写了一首,诗云: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全球。

眼观湖北三千界,势压江南十二州。

庐山美景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和尚看了,这才欢喜点头道:“这首诗到使得。”

朱元璋在庙里歇了半日,料知陈友谅的兵马早已下山去了,就绕道回了军营。 后来,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建立了明朝,当上了皇帝。一日,他想到那次在竹影寺避难的事,便亲自书写了“竹影寺”三个大字,做成一块金匾派人送往庐山。送匾的官员来到庐山,找遍了全山的竹林也没找到竹影寺,他怕回去不好复命,便将匾额丢在一片竹林边的荆棘丛中。待他走下山回头一看,那竹林中却出现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庙宇,那块御赐的金匾已端端正正的挂在庙门上。

后来朱元璋获知此事,更是敬重佛门。

却说朱元璋四子朱棣十一岁被封为燕王,目睹开国之际国家满目疮痍,明白许多治国的道理。十七岁时,朱元璋准备让他去封邑做藩王,不久与徐达长女完婚。二十岁时,朱棣率领一班护卫谋士就藩北平。北平原是元朝大都,位置险要。朱元璋驾崩后,其孙朱允炆即位,担心藩王权重,准备削藩。朱棣高瞻远瞩,早就看到父亲死后必有皇位之争,在皇妃建议下,大量搜罗文武人才,曾遭其父冤所杀的功臣之后、将门之子,纷纷投入他的门下,很多衡州义军的后代也慕名而来。先是方云之子方雄,

得知燕王收录冤杀的功臣之后,便辞别母亲投靠燕王门下。朱棣见方雄身材雄壮,功夫了得,收在帐下做了一员副将。后来在方雄的推荐下,衡州义军将领易兴阳、曾询、伍林、陈虎、杨洪仲、刘成谦、陈林、黄胜宁、聂东明、洪可郎、刘金禅、荣泽、陈佑仁等后人纷纷投到燕王门下。朱允炆见燕王势力渐大,开始削藩。朱棣发起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朱允炆。开战之初,因朝廷很多将领是燕王旧部,临阵投降燕王的甚多。建文四年,燕王攻下金陵,夺取大明政权,次年改元永乐。方雄等衡州义军后人为燕王夺取皇位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又随永乐天子北伐蒙古残余势力,并参与征伐安南、打倭寇、收复西藏等战事。天子论功行赏,方雄被加封总兵官,其他人或是参将游击或是镇守一方的守备之职。永乐天子在位二十二年,死于北伐蒙古回师途中的榆木川。后来仁宗朱高炽继位,方雄等陆续辞职还乡,居住衡州一带。

朱元璋虽是出身贫寒,却也好写些诗,倒也有些霸王之气:

其一: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其二:

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晨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易买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快穿白月光穿进be剧本
快穿白月光穿进be剧本
青黛第五十次相亲失败后,被告知是因为她散落在各个小世界的灵魂碎片背了情债: 她们或是霸总白月光、或是校草的隐婚对象、摄政王朱砂痣、女尊夫郎的暗恋对象… 作为白月光,她撩完就跑。男主们爱她,为她痴,为她狂。 他们奉上滚烫真心,却被原世界的青黛轻易摔碎。 系统:我们的口号是挽回被白月光伤透的深情男人! 万人迷钓系女主青黛:单身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 碎片一:受情伤的嘴硬冰山总裁X白月光病弱律
佛系叽歪
退休大佬带全家打穿末世
退休大佬带全家打穿末世
关于退休大佬带全家打穿末世:位面任务退休大佬顾曦,在完成了最后一个快穿任务之后,终于得以回到现世中,陪伴父母安度晚年,弥补前世遗憾。但谁也没有料到,末世陡然降临。没有重生末世的经历,没有空间,没有异能,似乎所有末世金手指都和她不沾边。但是就算没有这些,作为曾经的金牌位面任务者,她本人就是最大的金手指。不知后事发展,她会卜易八卦,能卜吉凶,没有空间,她会画符炼器,自造空间,没有觉醒异能,她会精神力
梵白衣
道士不好惹(又名:古井观传奇)
道士不好惹(又名:古井观传奇)
终南山,世人只知终南山有全真教,却不知终南山下有一座破败的道观。那一天,古井观的人横空出世,从此名冠天下!古井观唯一扣扣群:683117908,进群需要验证,请备注你在酷匠的名字,消费过的读者10块就可以申请,提供下你的粉丝值。
困的睡不着
混沌天帝诀楚剑秋柳天瑶
混沌天帝诀楚剑秋柳天瑶
太古异兽利爪捏碎诸天星辰,域外邪族发出惑乱众生的嘶鸣,黑暗深渊中的妖魔睁开了邪异的血瞳,远古诸神从沉睡中苏醒。这是一个大争之世!人族强者以利剑问鼎苍穹,在诸天万族中挺起不屈脊梁!楚剑秋偶得混沌天帝诀,从微弱中崛起,踏上万界征程。一念崩星海,一念裂苍穹。一念诛妖鬼,一念葬神魔!俯瞰诸天神域,谁敢争锋?这,就是天帝之威!
随风漫步
我只是一个凡人,为什么你们都奉我为圣
我只是一个凡人,为什么你们都奉我为圣
【迪化+反差+扮猪吃虎+玄幻脑洞】 顾衡穿越二十年,垃圾系统误终生,修行无望,只能做个小小凡人。 虽然是凡人,但也要做好事。 他随手帮助了一位可怜少女,人家日后成了名震三界的“白雪剑仙”。 他捡到了一只伤重的小野猫,养了很久,最后突然发现,自己的宠物成了“万妖尊者”。 他指点几下炼药技巧,给一位年轻炼药师学去,不知不觉间造就了“万药圣手”。 他认了一位瘦小巴巴的女徒弟,最终无意间培养出了“问古大
金属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