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om
首发:~第580章 坟前捡宝
朋济明来得比李承料想的要快,今天下午抵达中海,周典开车回中海,将他接到泰州。
没车很不方便,李承便琢磨着去付家公墓瞅瞅。
吴伟找了辆面的,五十块钱包半天,司机送到将两人送到昌旗岭公墓。
墓地上,付大彪不在,但这人办事挺靠谱的,李承抵达时,十来位壮汉正在用青石、砖块加固付家公墓的墓基和墓外墙,还有两位石匠在一块大理石墓碑刻字,旁边还有人和水泥。
石匠工头瞅瞅李承和吴伟两人,看装束不像等闲人,猜到点来头,没阻拦两人旁观。李承瞅了会,没啥意思,便带着吴伟在这片墓园四处逛逛。
昌旗岭是姜堰最大的公共墓地,山坡上一片片的全是坟丘。土葬太费地,这可能是泰州最后一批土葬公墓,过几年火葬制度就会推行,再想大修墓园,就会难上很多倍。
墓碑上的姓名显示,姜堰一带付氏并不算多,钱氏所才是真正的大族,这一片坟墓中,至少有五分之一是钱氏先人。吴越王钱氏后人的繁殖能力,果然很猛啊。
李承记得钱氏家族在新世纪十年中做过一次宗亲普查,有谱可寻的钱缪后人,足有两百多万,名家名人辈出,被誉为“丝国第一家族”。
李承面前的这一座公墓,坟丘很大,墓碑上刻着“钱家洼钱氏之公墓”。立碑日期有两个,第一个是壬寅年丙午月丙子日,也就是1962年农历五月初六;重修墓碑日期是壬戌年甲辰月戊辰日,为1982年农历三月二十二日。
这抔墓应该是三年自然灾害时,钱家洼的钱氏掩埋墓,八十年代初钱家洼的后人重修过一次。
三年……看着墓碑上密密麻麻的人名,李承叹了口气。
不过,这些钱氏先人要比付家人稍微幸运一些,至少他们还能留下姓名让后人缅怀纪念,重修坟茔,冥钱香灰也有个去处,不像付氏公墓,黑碑一块。
这只墓碑也有些年头没有修缮,墓基坍塌了一小片,塌下来的黄土,掩埋着一只香炉。
吴伟伸脚踢踢,不一会,一只灰扑扑的三足香炉装满泥土露出全貌。
李承还在感慨三年……呢,吴伟踢着这只香炉过来,“李少,这是不是古董?”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古董!李承翻翻白眼,正准备调侃他一句呢,目光从这只香炉上扫过,突兀的愣了愣,又抬头看看吴伟,我去!这家伙什么运气?
把吴伟看得一愣神,挠挠头,不会吧!
这只香炉本色为酱紫,可能风吹日晒时间过长,让炉身带有黄白的土色。
扁圆腹,三矮足,双耳外翻,唇口,形制稳重古雅,还真的是古董!是典型的明清家庙、祠堂中的贡香炉!
“找根竹棍来,把里面的土给清干净。”李承蹲身查看,同时吩咐吴伟。
将香炉扶正,手指在香炉双耳以及檐口摸摸,胎质厚重,内外通体施铁沙釉,素面,釉面色泽温润古朴。这是一尊清代早中期素色贡香炉,虽是民窑炉,可品质相当不错,暂且看不出破损。
吴伟用刀子削来一根筷子粗细的灌木枝条,开始清理炉膛泥土,李承蹲在旁边看着。
炉子完好无损,只是外部釉色部位,因为小部分长时间日晒,大部分被黄土土埋,两者之间产生相对比较明显的色差,算是小瑕疵,有办法处理的。
清理的过程中,李承大概推测出这件香炉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能在1982年(回乡探亲潮年份)重修公墓,钱家洼一脉钱氏后人中,必定境外支脉,并回乡主导重修祖墓。此人可能在外销文物商店购买、亦或者从祠堂寺庙找来这尊香炉,充当祭祀供奉炉。
重修公墓,祭祀完毕之后,这尊香炉就留在墓前。
探亲潮嘛,人来如潮起,人走如灯灭。钱家洼公墓随着境外支脉的人离去,又变得荒芜起来,江南多雨,某一
天,墓基坍塌,将这件香炉掩盖起来。
今天自己在目前感慨一番,结果吴伟这家伙无聊,随脚将其踢出来,重见天日。
不要疑惑当时这人为什么不带走这件“古董”?
1982年、民窑、素色香炉,这三点就是修墓之人不带走的原因——估计当时他从文物商店买走这件香炉,也就花个五块十块的,打心底就没想着带走。
所以,当吴伟眼神征询李承怎么处理这件香炉时,李承毫不犹豫的点头,带走!
离开前,倒是向钱家洼公墓合十失礼,又笑着对吴伟说道,“付家公墓立碑时,你别忘了上来给他们也烧点纸,摆点果茶什么的。”
香炉挺大的,带耳高三十公分,直径二十五公分,吴伟脱下外套,将其包起来,圈在胳膊肘中,倒也看不出来。
虽然是无主之物(切!),两人像做贼一样,再没心思去看其他墓碑。
回到付家大墓前时,付大彪已经到来,笑着摆摆手,“李老弟过来怎么也不招呼
炎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