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om
首发:~第613章 崇陵疑案
李承眉头微皱,这是慈禧太后的东西?
慈禧太后这女人风评很差,可是她的艺术素养却是清宫历代皇后中最为突出的。
她的工笔绘画造诣,颇为高深,此外,她还经常自己设计描绘瓷器画样(图案),定做瓷器,像知名的“大雅斋”“天地一家春”“永庆长春”“储秀宫”等款号瓷器,都是她的私人款号。
大雅斋等款号瓷器,很有新意,绝对算是清末瓷业的一抹亮色。
有不少学者认为,慈禧太后所谓的“能书善画”,不过是请人捉笔,其中最有可能的是昆明人缪嘉蕙。这很有可能,但并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慈禧太后的“艺术水平”——没水平的人也不会聘用一位专用女画师为她书画。
李承皱眉不是为感慨慈禧太后……而是这件东西的出去有疑问!
如果没猜错的话,这件冰种翡翠鼻烟壶,出自清崇陵,也就是清德宗光绪皇帝的陵寝!
与清东陵普遍被盗不同,清西陵保管的还不错,唯一明确被盗的皇陵,只有
光绪皇帝的陵寝。光绪与慈禧太后相继而薨,又值清廷日衰,两人的丧葬,给风雨飘摇中的清廷带来沉重的负担。
由于慈禧太后的陵寝早先由荣禄督造,在她去世时已经完工,因此,1909年慈禧太后先行安葬于菩陀峪定东陵,可光绪就没这福分,他的陵寝还未建造呢。
清崇陵由庆亲王奕劻总督,内阁协理大臣、户部尚书那桐督造,1913年封地宫,1915年才全部完工。相比慈禧太后的历时十三年声势浩大,光绪帝的陵寝其实有些名不副实。
偏偏这位命运多舛的皇帝,死后都不得安宁。
1938年,清崇陵被盗,一点线索都没有。
当时很多人认为,可能与当地土匪有关。真想如何?谁也不清楚!
在1980年清西陵抢救式考古发掘,当时拍摄的纪录片显示,这伙盗贼非常有经验,而且很熟悉墓室结构,不排除“熟人作案”的可能性。
疑点来自两处:首先、盗洞的位置在琉璃影壁的前方,也就是墓室运送棺材的墓道前,位置很准;其次、盗墓贼将盗洞一直向下打,绕过金刚墙后再向上,形成一个巧妙的u字形盗洞,这说明盗贼对墓室结构非常熟悉。
考古挖掘之后,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夏鼐先生,集合清西陵文保所所长陈宝容先生等众多参与现场考古的专家,对当年盗掘工作进行“复盘”,最终得出一个让人惊骇的结论——
与此前流传完全不同的是,专家根据盗洞的大小和墓内情况,推断盗崇陵的可能只有两个盗墓贼,一个成年人指导并在外望风,一个未成年人进入墓穴盗窃。
根据盗墓行当的惯例,他们很可能是父子俩。
值得一提的是正因为进入墓穴的那个盗贼可能年纪不大,才留下不少珍宝没有盗出。
这就是李承心中的疑惑——如果这件物品真是眼前年轻人祖传下来的,那么,他所谓的曾祖,是不是就是当年盗掘清崇陵的人物之一?
细想……还真的很匹配啊!
这话,李承自然不会当面问出,手
中揉着这枚鼻烟壶,沉默了好长时间。
“你买不买?给个准话?”村口有人走来走去,那年轻人有些焦急,催问道。
涂嘉也不明白李承在想什么,这么开门的一件精品鼻烟壶,有什么可琢磨的?如果不是李承的身份让他有些顾忌,他都想开口拿下。
李承恍过神来,笑着问,“你想要多少钱?”
“两万!真的,这东西是我家传的。”有人走过来,那年轻人慌乱的伸出两根手指朝李承比划一下。
两万买下这件翡翠鼻烟壶,捡大漏了,涂嘉羡慕着呢。
李承同样看到走来的人,利索的点点头,“行,你家住哪号院?我找机会把钱送过去。”
将鼻烟壶还给对方,同时递给对方烟盒,装作一起抽烟,低声问道,“怎么称呼你?”
这会有人来,确实不适合交易,那年轻人迅速接过鼻烟壶,塞进口袋,又拿起一根香烟,顺带着帮李承和涂嘉点上,同时低声说道,“杨喜荣,叫我阿荣就行。”
走过来的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距离三人大约十步远就喊道,“阿荣,你在哪干嘛?”
“抽烟!”杨喜荣示意手中香烟,又指指李承,“两位先生问我咱村里的一些老事,我正给两位说呢。”
“你知道屁的老事。”那中年
人笑骂一句,走到三人身边。
李承同样给对方递过一根烟,笑笑,“那你给我们讲讲呗。”
“哎呀,谢谢!”那中年人接过后,就着杨喜荣的烟点燃,吸了口,“我们这老山旮里,闲时上山放羊,忙时下地种麦子,有啥子老事?”
李承朝清西陵方向指指,“那边……你们现在不去看管了?”
“屁的看管。这些年都被文保会的人看得死死的,我们人都靠不近。”那人的话语中,有股子怨愤。
李承笑着问杨喜荣,“这位是?”
“我幺叔,杨军民。”杨喜荣又低声道,“杨队长的侄儿,族老会的人。”
“屁的族老会,现在不兴那一套。”杨军民连忙摆摆手。
李承眼睛眯眯,这家伙,只怕还真是过来监视杨喜荣的。
炎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