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om
首发:~第153章 杨墨之学,无父无君
殷阳接过半块饼子,捏了捏。
好硬
看着津津有味嚼着蒸饼的墨翟,殷阳不禁心里举起大拇指。
前辈好牙口,自己还是先说故事吧。
“您之前从师儒家,应该最熟悉儒家的条条框框,我就先从儒家的后世经典讲起吧。”
“儒家”墨翟闻言停顿了咀嚼的动作,驻步抬头望向北方。
北极星昭然悬于夜空,诸星围拱。
“可惜我晚生百年,不能亲见孔丘,否则定要与他好好论道一番。”
墨翟没有见到殷阳眼角一闪而过的狡黠笑意,而是低头继续赶路。
“我虽从学儒家,但却不满儒家凡俗礼节劳民伤财,不过为尊者讳,你给我讲讲后世之事也好。”
周灭商,商纣王的兄弟微子启被安排到商丘建立宋国。微子启去世以后,他的弟弟微仲接任了宋国国君的位置。
微仲算起来,其实便属孔子的十四世祖,到了六世祖孔父嘉那里,孔氏就出现了。
孔父嘉死于宋国内乱,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了能够安定生活,便离开了内乱不断的宋国,来到了鲁国。
所以按历史渊源,孔子属于商朝王室后人。信而好古的孔子“吾从周”,某种程度上和墨翟算是远房老乡。
《淮南子要略》: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服伤生而害事。
殷阳点点头,首先开始介绍后世屏幕前只要认字就基本听过的儒家经典。
《论语》。
《论语》大致成书于公元前428年至公元前400年之间,此时孔子已逝世五十多年,由弟子回忆记述为语录体。
与之类似的还有秦朝开始接触震旦的佛经,起源于佛教第一次大集结,由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回忆佛陀四十九年说法所着。
至于其中是否有伪经,只有证得境界的修行人方能分辨。
这也是所有流传千古的文章必然面临的问题,也就是信息篡改和缺失。光是《静夜思》,就被改过数字,一叶扁舟钩沉岁月陈迹,只能望洋兴叹。
墨翟一直一边消灭着蒸饼的有生力量一边点头,待到殷阳讲完了《论语》的大概情况后突然问了一句奇怪的话。
“孔丘走后,我反儒。想必后世儒也会反墨,殷阳,你不妨跟我讲讲后世是如何评价墨家思想的。”
殷阳心头一动,对眼前蓬头垢面的汉子升出了无尽的敬仰之情!
预测未来,有两种方式。
一是所谓占卜预测之术,借助宇宙信息模型输入参数来进行计算。
还有一种则是如墨翟和图书管理员一样,洞悉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便能不出门知天下事!
况且自古以来,英雄者众,圣贤者寡。
英雄可以征服世界却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征服世界却征服自己。
能登临悟道者必然和而不同,海纳百川。
墨翟第一句在问后世如何评价墨家,可见其圣贤胸襟!
殷阳没有隐瞒,而是直接背诵了一段《孟子·滕文公》章句。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着,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战国时期,墨家与杨朱道家并称“世之显学”,墨家弟子遍布先秦各诸侯国任官,《墨子》一书的传播也十分广泛。
而孟子则是骂这两派无父无君!
墨家为了别人的利益而牺牲自我,是将其他人当做自己的父母兄长来对待了,这是让其父母兄长伤心的事情,那就是不孝。
而殷阳这煽风点火的行为更是让诸子百家这种欺负人死不会讲话的辩论给提升到了新高度!
张楚岚都喊6!
此时的墨翟只是微微点头,并无愤懑之意:“这后生的喷人技术不错!起码逻辑上都在点而不是胡搅蛮缠,倒是挺合我胃口!既然你提到了他,想必他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了?”
“不错,这位是孔丘之后的儒家扛鼎人物,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后世并称孔孟。其中孔丘被称作素王、大成至圣先师,尊称孔子。孟轲被称为亚圣,尊称孟子。”
为让墨翟和观众也对孟子有所了解,殷阳简单介绍了一下孟子的主张。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逝世于公元前303年左右,而《孟子》于公元前250年左右(其年也是太守李冰修都江堰的时间)才有基本框架结构,直至西汉才基本成书。
本来正在狠狠咬蒸饼的墨翟听到了殷阳说的孟子语录,倒是面露钦佩地点点头:“儒家历来提倡王道,孟子感说出这等言语,虽然脾气不太好,但必定不是那腐儒,就冲这一点!这人值得结交!”
“可惜饼子只能吃个半饱,我又不好意思找坏了他好事的楚王和鲁班要吃的,唉!做好事真难!”
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韩非子显学》
说到底,两者学问都没错,只是对象不同。
儒家学校以培养道德完人的贵族致仕为主,追求精神高度,所以礼仪完备,食不言寝不语;墨家学生却大都是贫苦人民,所以类似技能专科学校,学得一技之长再去做技术官僚。
这就有个问题。
从古至今,除非圣贤,大多数人只有吃饱穿暖了才有精神追求,吃都吃不饱你跟我讲礼貌?
工匠手工业者的生活是非常辛苦的,参考现在的工人工作强度就可见一斑。
老子累了一天都想直接躺着,你一个读书人过来说我姿势粗鄙?
我去你妈的!
社会阶层对象不同,导致了学问分歧。但这也只是学术之争,如同后世的苏轼和王安石、司马光,同样是追求真理和谋求国家利益,只是路线不同,依旧是君子之争。
汉口张学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