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8章 第8集《摄大乘论》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八页:
丑二、喻
我们前面讲到第七末那识的功能作用,这以下讲到它的体性,第七意识的体性是有覆无记性。也就是说,在内心的所有作用当中,第七意识它是不造业的,造善、造恶跟它完全没有关系的。身为一个第七末那,它在我们内心状态当中,主要有两大功能:就是覆盖真如、障碍圣道,所以叫做有覆,这个是讲到它的体性。这一科是一个法说。这以下看譬喻,就讲出一个譬喻。看论文:
如色、无色二缠烦恼,是其有覆无记性摄,色、无色界缠为奢摩他所摄藏故。
比如说外道修习禅定,他没有修学大乘佛法,不知道我们内心当中,有这个染污末那的过失,他会跟着一般人的思考一样,就会认为:所有的痛苦,跟第六意识的思想有关系。所以怎么办呢?就以禅定来调伏第六意识的想。到了色界、无色界的这两种天人,二缠烦恼,这两种法界都还有些烦恼的系缚。这个色界、无色界,已经没有欲界的烦恼,所以他的烦恼是有覆无记所收摄,不像我们欲界的烦恼那么粗重。
就是说,在他这个微细的明了寂静心当中,他对我空、法空的真理是覆盖的,可以说是一种愚痴的状态,套一句蕅益大师的话:这两种天人为三昧酒所醉,在这个三昧当中,如痴如醉,以为是涅盘,其实是跟颠倒愚痴相应的。
色、无色缠为奢摩他所摄藏故,就是说,这个色界、无色界天人的烦恼,是被禅定所调伏,虽然他能够暂时到色界、无色界;但是当他禅定失掉的时候,他来到人间,他的烦恼是一点都没有消失,只是如石压草,以禅定把无量无边染污的烦恼压住。因为烦恼它有个根源,就是染污末那,你不对治我执,这个烦恼都跑到我执里面去了;等到你禅定失掉的以后,所有的烦恼又从我执里面跑出来。所以说,你这样的修行,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这个地方是讲出一个譬喻,这以下合法,把这个法跟喻作一个总结。
丑三、合
此意一切时微细随逐故。
所以说第七意识,它的过失虽然微细,但是可怕的是:它是一切时,不管你到天上、人间,它微细的我痴、我见、我爱、我慢,那是恒常的随逐有情,它不会舍离的。
这个地方讲一切时随逐有情,这一句话我们解释一下。在《唯识三十颂》,天亲菩萨解释第七意识跟我们的关系,他说得比较清楚,他说:随所生所系。第七意识它不向外攀缘,它对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完全没有任何的兴趣,它只向内攀缘。攀缘谁呢?攀缘阿赖耶识。
它是怎么攀缘阿赖耶识的呢?随所生所系,就是随着第八阿赖耶识投生到哪一道去,它所生的果报,就以这个果报的内心世界当做自我,随着它所生的果报,以这个果报体为自我,随所生所系。
就是说,这个我执到底怎么界定呢?小时候的我跟长大的我,是不是一样呢?今天的我跟明天的我有没有一样呢?今生的我跟来生的我有没有一样呢?完全不一样。如果我完全一样,它就是一个涅盘的无为法;其实我是一个生灭法,你看到这个地方,随所生所系。你是一只蚂蚁的时候,你以蚂蚁的内心世界为自我;你是一个转轮圣王,你以转轮圣王的身心世界为自我:这个只是粗分的,约着一期生命。
如果从细分的角度,随所生所系,是约着一剎那为自我。就是阿赖耶识恒转如瀑流,它每一个剎那,剎那剎那生灭的时候,它累积业力变现果报、累积业力变现果报,顿生顿灭的时候,阿赖耶识就以当下的心念为自我,以当下每一个明了心识的阿赖耶识为自我。
这个时候,《成唯识论》提出一个质疑说:第七意识,不像前六识去攀缘广大的六尘境界,当然不容易得到禅定,因为禅定要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第七意识那么专心的攀缘第八意识,它应该早就得到禅定了!(呵呵)而且它应该也知道,第八识是变化的!你一天到晚看着第八识,第八识它不断的流动,你拜了一部《八十八佛》,你第八识变化了,善的功能增加,它所释放的果报也不同。
为什么第七意识从无量劫来,不断的攀缘第八识,它还不知道第八识有变化,还一直认为是自我呢?
因为第七意识缺乏念心所,它没有明记不忘的念头,它不能把过去所攀缘的观、经验加以累积,它只知道现在,它不能攀缘过去,也不能够忆想未来。就是,阿赖耶识它不断的剎那剎那生灭,它就以当下生灭的心识为自我,这叫做随所生所系,也就是所谓的一切时随逐有情。就是说,阿赖耶识的执着自我,它不管过去、也不管未来,它只管当下,这就是它执我的相貌,一切时微细随逐故。这个地方是把第七意识──染污末那的一个相貌跟体性,作一个说明。
癸二、正释心名(分二:子一出体;子二释名)
子一、出体
这个地方的心、意、识,无着菩萨是先解释意跟识。从论文来看,无着菩萨是把这个意、这个染污末那,作了比较详细的发挥。第三个我们解释心,心当中有两科:第一个出体,第二个释名。先指出它的体性:
心体第三,若离阿赖耶识无别可得。是故成就阿赖耶识,以为心体。由此为种子,意及识转。
这个心体是第三,换句话说:识是第一、意是第二、心是第三。什么是心的自体呢?离开了阿赖耶识,就没有心的自体,换句话说,是故成就阿赖耶识,就是心的自体。也就是说,身为一个有情众生的根源,虽然佛陀在经典当中,讲出阿赖耶识、阿陀那识跟心,其实它的体性是一个,约着不同的功能,安立了不同的名称,其实体性是一个的。
依这个阿赖耶识为种子,里面的种子不断的受熏持种,它也就变现意跟识转生。这个地方,是说明心、意、识的相互关系,就是说为什么会有意跟识呢?其实是由种子所变现的。比如说,你前生要是到过畜生道,你今生就会有愚痴的状态,就是有这个功能的相续;你要是前生是天人,做过天人、欲界天,你今生就会有贪欲的等流;你前生要是待过阿修罗法界,你今生的瞋心、对立心也特别强。
换句话说,你这个第六意识,它跟你前生的造作有关系,所以叫做恒常相续,它能够把你前生生命的经验功能,累积到来生去,它有相续性。所以说,我们意跟识的了别性,其实是由第八识所转生出来的。
子二、释名(分二:丑一问;丑二答)
丑一、问
何因缘故,亦说名心?
丑二、答
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
这当中有一个问、答。说是什么样的因缘,佛陀在经典当中,把第八识安立做心呢?因为有种种染净现行法的熏习,而成就了种子,这个种子就是一种善恶的功能。这个心,它能够把善恶功能加以积集,收集起来,就是第八识它不能造业,但是它有一种功能,把前六识所造的业全部累积起来,它能够积集所有的种子,所以叫做心。
到这个地方,无着菩萨根据大乘的经典,把这个所知依相,包括阿赖耶识、阿陀那识跟心,都讲完了。
这三种功能,阿赖耶识是一个总相的说明,它讲到因相的功能,也包括果相;阿陀那比较偏重果相──执取、执受,包括我们如何去结生、投胎,投胎以后,果报怎么样的生长,都跟阿陀那有关系;这个心它的功能是偏重在因相,所以心偏说是有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偏重在一种潜伏的功能,它能够累积很多的功能,安立做心。它能够执受果报,叫做阿陀那;因果的和合就是阿赖耶,阿赖耶是比较广泛的总相。这个地方,是讲到依止大乘的经典,安立阿赖耶。
这以下释妨难。我们看科判,把它疏通一下,看第十三页。十三页当中,阿赖耶识,当然是它的自体;
丁二、阿赖耶识的异门(分二:戊一、训释安立。戊二、叙破异执。)
第二科阿赖耶识的异门,异门当中有两科:训释安立、叙破异执,先解释它不同的名称,再破除异执。
戊一、训释安立。(分三:已一、依大乘教。已二、依声闻乘教。已三、总成。)
在解释它的两种名称当中,有三段:一、依大乘教;二、依声闻乘教;三、总成。依止大乘教当中,又分两科:第一个解释异名,就是阿赖耶识的其他名称,有阿陀那跟心;第二个释妨难,先把大乘教所知依的名称解释出来,这以下再解释它的妨难。
庚二、释妨难(分二:辛一难;辛二释)
辛一、难
妨难当中有两科:第一个难,第二解释。先看问难的相貌:
复次,何故声闻乘中,不说此心名阿赖耶识、名阿陀那识?
从大乘的角度,建立第八识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地方,小乘的学者就说:这个第八识在大乘佛法,可以说直接影响到你的大乘种性,你了解不了解第八识,可以说从根本上界定你是什么种性。从修学佛法的角度来说,这就非常的重要。既然这么重要,佛陀在小乘的《阿含经》当中,为什么没有提到我们现前明了分别的心识,有阿赖耶识摄藏的功能、有阿陀那的功能呢?为什么没有提到这一点?请解释一下。
这个阿赖耶识,它是我们生命的根源。从大乘角度,在探讨心的根源,我们习惯性的解释,都是从它的生灭变化,也讲到它的恒常相续,譬如水流。但是如果你看小乘的经论,对心本质的描述,它只偏说无常:我们的心是生灭变化的,是苦恼的根源,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无我故空。也就是说,在小乘的经论,它对心性空、无常的这一部分,有详细而广泛的发挥;但是对于内心当中,这种相续的功能、它能够累积很多功能这一部分,这个相续性,佛陀讲得非常的少。
为什么佛陀在小乘经典当中,对内心的世界,只偏重无常、无我,而不讲到内心的相续性呢?这个小乘学者就提出了质疑。这以下,看无着菩萨怎么解释:
辛二、释(分二:壬一略;壬二广)
壬一、略
这当中有两科:第一个略说,第二个广说。先看略:
由此深细境所摄故。
先作一个简单的回答。就是说,这个内心的相续,为什么佛陀在《阿含经》当中不说呢?因为这种相续的活动,太深沉微细了,不是小乘人所能够明白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承认,修学佛法,每一个人有他不同的根性;虽然说佛性平等,但是无量劫的熏习,每一个人的思想观念,的确有他坚固而不容易动摇的看法。
一般来说,小乘的根性,他比较能够接受思议境,就是能够心思口议的。你说生命是无常的,你在日常生活当中,简单的观察一下,就可以感觉到你昨天跟今天有变化:这是无常,所以是不安稳,所以是苦,苦,所以你不能作主,就是没有自我。所以小乘的学者,他只能够接受思议境的佛法。
至于大乘甚深的不思议境,天台宗智者大师经常说:修圆顿止观,第一个观不思议境,入不思议的不二法门。这种非空、非有的不二法门,这即空、即假、即中的不二法门,非小乘人所能够理解。他不能够理解,你为他讲,他反而产生障碍。
所以说,佛陀不说的原因,是因为他的根性没办法理解这种──说它是恒常相续又前后变化,前后变化又恒常相续,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的中道,这样的思考,小乘的学者没办法接受。没办法接受,只好讲无常的这一部分;相续的这一部分,佛陀就隐而不说,因为这是深沉微细的不思议境,不是小乘的根性所能够接受的。
这个地方是一个略答;这以下,把这个思想广泛的加以回答,这当中有征跟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