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om
首发:~第24章 第24集《摄大乘论》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八页。
癸二、成差别转
我们这一科讲到依他起相,依他起相开出来有十一个识,这十一个识当中,前面所说的十八界,是构成整个生命的一个自体。就是不管你是因地的造业、果报的受用,都是要有根、尘、识,才能够完成圆满的因跟果的建立,前面是讲和合转。但是根、尘、识在生命当中,的确有很多的差别相,说明依他起的差别。前面是讲依他起的自体,这个地方讲差别。
癸二、成差别转(分二:子一总问;子二别答)
子一、总问
这当中有两科:一、总问;二、别答。我们看总问:
何故如说世等诸识差别而转?
何故如说世等,怎么知道这个世等六识,是整个依他起的差别而转呢?前面有五个识是构成根、尘、识的一个生命自体;这以下的六个识,怎么知道它是一种差别呢?它到底有哪些差别呢?就提出这个问。我们看以下的回答,这个回答就把这个差别相作一个说明,我们看论文:
子二、别答
无始时来,生死流转无断绝故;诸有情界,无数量故;诸器世界,无数量故;诸所作事,辗转言说,无数量故;各别摄取,受用差别,无数量故;诸爱、非爱业果异熟,受用差别,无数量故;所受死生种种差别,无数量故。
这个是从因缘果报的角度来说明生命有六种差别:
第一个叫做世识(世间的世)。就是说众生无始劫以来,在生死流转当中,他是有过去、现在、未来生命的差别,就是有他时间前后的相续相。你今生是一个女人的根、尘、识,用女人的心来依止这个根,去了别六尘的境界;你来生可能是一个天人,那这个天人又有天人的根、尘、识。所以在无量的流转当中,这个根、尘、识的确有过去、未来、现在的差别。你有前生的根、尘、识,有今生的根、尘、识,有来生的根、尘、识,这个地方是约着时间的相续,构成一种差别。
第二个数识,这个数识,诸有情界,无数量故,这个是讲空间的正报。六道众生当中,它的正报有它种类的差别,比如说:相貌有不同、寿命有不同,东方人跟西方人他的相貌、寿命的长短,都有很多的差别,这个数识是形容正报的种类差别。
[诸器世间,无数量故],这个是处识,处是讲依报的差别,每一个有情的根、尘、识,有他所依止的环境。你说这个道场,有山林道场、都市道场、乡间道场,有很多差别。
[诸所作事,辗转言说,无数量故],这个是言说识。这个根、尘、识在产生造作的时候,彼此之间要去传递思想,要假藉言说来表达内心的思想,所以必须有言说识来表达。比如说:古代的人(古代的人跟现代的人在表达有所不同,古代的人他的表达是比较含蓄,中国人古代有这种中庸的思想),你跟他提出一个建议,他明明心中不同意,他就说:这件事再看看!再看看!但是现代人讲话就直接了当。所以古代人在思想的表达上,他是预留很多空间,他不把这件事情做死。所以根、尘、识在表达当中,的确有它不同的思想。
[各别摄取,受用差别,无数量故],这个是讲自他差别。每一个根、尘、识有它的摄取,这个摄取就是它的六根能摄取,有它所受用六尘的差别。也就是说,你的根、尘、识跟他的根、尘、识的确不同,你的六根跟他也不同,你这个能分别的分别心,你的六识跟他也不同,你们所受用的六尘也各自不同,这就自他差别。
[诸爱、非爱业果异熟,受用差别,无数量故];所受死生种种差别,无数量故。这个是讲善趣、恶趣死生识。每一期生命当中的根、尘、识,有它苦乐的不同;死亡跟受生的时候,这个生、老、病、死也有很多的差别:这个差别,每一个人都不同,有无数量的差别。所以,我们讲众生无边,因为他的因缘果报,这个根、尘、识是很多差别。
北宋有一个大文学家叫做黄庭坚居士,这个黄庭坚居士从小就非常聪明,很会读书。但是他有一种很特殊的情况,就是他从小经常做同样一个梦,经常梦到吃芹菜面(哈──)。他醒过来以后,这个芹菜的味道就跟真的一样,有真实受用的感觉一样。后来一直到他二十五岁考上了举人,就被派到某一县去做县官。他二十五岁这一年,也同样做了吃芹菜面的梦,这时候梦得很清楚。他梦到他从官府出来,经过什么小巷,到哪里去。他醒过来以后,整个梦境非常的历历分明,他就照那个梦境,去找梦里面的影像。
他离开了官府,诶!果然经过几个拐弯以后,就在小巷里面找到一个小户人家。敲门以后,一个老太婆出来应门。到了客厅以后,他看到这个客厅供奉一个牌位,桌上有很多的水果,中间放了一碗芹菜面。(哈──)一问之下,这个是老太婆的女儿。她说:我这个女儿,她一生当中就是吃素、念佛、诵《金刚经》,读书,不结婚。这个时候,黄庭坚就问她:你这个女儿以前住的房间,可不可以借我看一下?她就带他到她女儿的房间。一打开,黄庭坚居士看到这个房间,就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后来在柜子上找到一个箱子,把箱子打开,上面是一本《金刚经》,下面压的都是她以前所作的文学著作。黄庭坚居士看了以后,非常的惊讶!他今生当中最得力的几个著作,跟他前生的思想完全一样,所以他很感慨说:书到今生读已迟!。
就是说我们这个根、尘、识,你现在有现在的分别心,有些人有烦恼、有善根,各式各样的分别心。依止你现在的根,你是一个男人的六根,或女人的六根,去受用你种种的六尘。在整个根、尘、识的变化当中,其实它有一种相续的作用,就是我们也会继承前一生等流性的根、尘、识,虽然继承,但是它也产生变化。你看他前生是一个女众,今生变成一个男众,他的根、尘、识完全不同,但是你说完全不同吗?那也未必!他的内心也有一些等流的思想存在。所以研究依他起的因缘果报,就是它有一种变化性,但是它也相续,相续而变化,变化而相续,你要掌握这两个宗旨,你就能够掌握整个生命的缘起,这个依他起就是不离开这个道理。这个地方是说明依他起相有它的自体跟它的差别。好,我们看壬二的成唯识性:
壬二、成唯识性(分三:癸一问;癸二答;癸三结)
癸一、问
前面是约着开的角度,把依他起开展出十一个识,有它的自体,有它的差别;这以下是把它作一个缩合。前面十一个识的因缘果报,其实会归起来,不离开我们众生的现前一念心识。成立唯识无义的道理,这当中有三段:一、问;二、答;三、总结。先看问:
复次,云何安立如是诸识成唯识性?
我们怎么知道前面所安立的依他起相,这个六根、六尘、六识──种种依他起的诸识,它不离开一念心识,而安立了唯识无义的道理呢?怎么知道这个根、尘、识它不离开我们一念心识?它都是一念心识所变现的?提出这个问,这以下回答:
癸二、答(分二:子一标释三相;子二广辨三相)
子一、标释三相
回答当中有两段:一、标释三相;二、广辨三相。先作一个略标,再广泛的解释。先看略标:
略由三相:一、由唯识,无有义故;二、由二性,有相有见二识别故;三、由种种,种种行相而生起故。
这个三相,第一相是个总说,二、三是各别释。我们先看总说:由唯识,无有义故。简单的说,这十一个相就是我们一念心识所变现。不过这个地方的唯识无义,它的缘起偏重在第八识初能变的缘起,就是第八识变现了根、尘、识,这个时候它还不去探讨根、尘、识的相互作用,就是第八识它如实的把这个业力,变成一个男人的根尘识、或女人的根尘识、或者蚂蚁的根尘识、天人的根尘识。那第一段由唯识,无有义故所要表达的,就是阿赖耶识的初能变,作一个总说。
第二个由二性,有相有见二识别故。这个地方是讲前五识的受用,就是根、尘、识被第八识变现出来以后,前五识依止五根去攀缘五尘,产生了见、相二分。这个地方是偏重果报的受用,开始去受用果报了。第三个由种种,种种行相而生起故,这个种种就是第六意识。前五识取到五尘的境界以后,开始由第六意识作种种分别,这个分别的相貌是很多很多的不同,所以叫种种、种种,就产生很多差别的行相。所以第三种的相,是约着第六意识的开始造业。
在天亲菩萨的《三十颂》,他解释依他起是三能变:初能变、二能变、三能变。这个地方也类似这个意思。这个初能变是约着第八识变现的根、尘、识;第二个能变是约着前五识依止五根,去受用五尘,对果报苦乐一种直觉的感受;第三个能变就第六意识开始在果报当中,产生一种新的造业:由此而构成所谓因果的相续,这因果的相续都不离开一念心识。这个地方是作一个略标,这以下广泛的解释:
子二、广辨三相(分二:丑一征;丑二释)
丑一、征
广泛解释当中,先征,再问。
所以者何?
怎么知道这个三相都不离开一念心识呢?
丑二、释(寅一辨唯一相;寅二辨具二相;寅三辨具三相 ;寅四辨立义识)
寅一、辨唯一相
释当中有四段:一、辨唯一相;二、辨具二相;三、辨具三相;四、辨立义识。这四科当中,这个一相在论文当中没解释,它是由第四段辨立义识来解释一相,所以这个解释其实就是三相而已,因为立义识就是在解释辨唯一相的道理。我们先看辨唯一相:
此一切识,无有义故,得成唯识。
这个地方的此一切识是泛指所有依他起的十一个识,这整个六根、六尘、六识的识,其实都是我们阿赖耶识善恶种子所变现的,离开了现前这一念现前明了的阿赖耶识,就无有少法可得,这样子成立了唯识的道理、万法唯识的道理。这个地方的重点,偏重在阿赖耶识初能变的缘起,就是阿赖耶识它由于我们强大的业力,而变现一个根、尘、识,但这个根、尘、识之间还没开始作用,这个是比较微细的,唯识的第一个能变。
寅二、辨具二相
有相见故,得成二种。若眼等识,以色等识为相,以眼识识为见,乃至以身识识为见。
这个时候根、尘、识开始相互作用。这个地方有相见故,有能见的见分跟所见的相分,就构成了二相。什么叫二相呢?就是眼等五识,以色声香味触等五尘来当做所缘相。以眼识为见,乃至于以身识为见,也就是说以五识去依止五根,来受用五尘,那这个地方就产生果报的受用不同。比如说我们现在从缘起的角度,我们每一个人的阿赖耶识当中,累积很多的种子,而变现了你的根尘识。身为根尘识,你一定有受用,比如说你去受用这个佛像,你受用佛像的时候,第一剎那第六意识还没活动,就直觉的时候,你用你的眼睛来看佛像,眼睛是能见,佛像是所见,那么见分、相分和合就构成了二相──每一个人看这个佛像,你所取到佛像的光明度、庄严度各各不同,这是二相,就是前五识的自性分别。这个分别,这个见分、相分的二相,它也不离开你一念心,所以二相是五根、五尘、五识开始作用,这是偏重在一种直觉的果报受用。这个三相是最重要,讲到第六意识开始出来主导:
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