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大乘论

第41章 第41集《摄大乘论》(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om

首发:~第41章 第41集《摄大乘论》

于此悟入唯识性时,有四种三摩地,是四种顺决择分依止。云何应知?

当我们凡夫在一个不平等、有所得的思考,这种躁动的妄想,要悟入平等的唯识性,这整个过程当中,我们必须有四种三摩地,四种禅定来当作依止,这四种禅定叫做四种顺决择分依止。这决择分就是真实的智慧,也就是见道位的智慧。这智慧为什么叫决择呢?因为智慧能够决断无疑,叫决,他对事情没有任何的疑惑,决断无疑。

第二个择,对真理是通达无碍的。因为智慧具足决跟择,所以我们叫决择。这个加行位的菩萨,其实他的真实智慧还没有生起,因为他还是要带相观空,他还要假藉佛法的文字来生起观照,所以这个地方叫做顺。它本身不是真实智慧,但是他已经念念的随顺于这样的智慧,叫顺决择分。这个加行位决择分的智慧,要有四种禅定来作依止,这个地方提出这个问。我们看回答:

癸二、答(分二:子一显别依止;子二明现观边)

子一、显别依止(分二:丑一由四寻思;丑二由四如实智)

丑一、由四寻思(分二:寅一辨暖依止及出定名;寅二辨顶依止及出定名)

寅一、辨暖依止及出定名

回答的地方,显别依止跟明现观边,这个差别的依止有两段:先说明四寻思,再说明四如实智。四寻思事实上有两段:一个是暖位,一个是顶位。一个依止暖而生起禅定,一个依止顶。暖、顶、忍、世第一,这个暖跟顶是四寻思;这个忍跟世第一是四如实智。我们先看第一个,暖位所依止的禅定是什么禅定?看第一段:

应知由四寻思,于下品无义忍中,有明得三摩地,是暖顺决择分依止。

我们前面说过,大乘止观它破除遍计执,主要的观察是四寻思。就是说所谓的好坏──这个人是好人是坏人、这件事情是得是失,它没有真实体性。没有真实体性,我们怎么会有这种观念呢?

第一个是我们的名言,我们心中对这个人跟事,自己捏造了很多的联想。由这个联想,就产生一个义相,就产生差别的作用,然后这个作用就有它的体性、有它差别的变化。所以当我们不生起这个联想的时候,其实这样的差别好坏作用是不存在的。就是它到底是好坏、得失,是我自己心中的联想捏造出来的。所以这个四寻思,就破除我们心中一种不平等的联想、这种情感性的联想,这个时候慢慢的调伏自己,这个地方主要是遍计本空,这时会产生一个下品的无义忍。无义忍这个无义,就是前面四寻思产生的结果。就是我们观察到一切法是唯识无义,其实外境本身没有任何的意义,它有任何的意义,是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所以叫唯识无义。

对唯识无义的道理,开始产生忍可随顺,念念的观照,这样的观照,在暖位的时候是下品的,就是它这个智慧刚开始生起,不是非常坚固,经常会忘失掉,叫下品。这个暖位的智慧叫下品无义忍,它依止的禅定叫明得三摩地,禅定当中它有一种观照的光明,叫明得三摩地,是暖顺决择分所依止。

我们在判定资粮位跟加行位的差别,主要是依据禅定。资粮位的菩萨,我们现在就是叫做资粮位的菩萨,我们的菩提心非常脆弱,完全靠着一个誓愿力跟简单的行动,这个行动还不是六波罗蜜的行动。资粮位的行动力是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如此的行动力而已。所以资粮位菩萨的心,是随风飘荡的,这个八风在吹的时候,是不断的波动。但是这个资粮位菩萨的不可思议,就是他不放弃努力,他内心的希望──对无上菩提的追求、对圣道的追求,我可以做得不够好,我也可以随时调整自己,但是我绝不放弃,就是靠着这个不放弃的力量,在资持着资粮位的菩萨。所以

《三十颂》:

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

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这个资粮位的菩萨就是求住唯识性,他内心当中对于无上菩提的追求,是永远不放弃的,虽然他内心当中还有很多感情的障碍、他内心当中有很多的善根还没有成熟,但是他内心当中永远不会放弃他的目标,资粮位就是这样的一个相貌。但是加行位菩萨不是这样子,他不是只是靠着一念的誓愿而已,他内心的观照力,因为禅定的加强,他内心不平等的这种情感,已经被调伏下来,他有禅定,所以他那个誓愿力的旁边,多一个观照力,就是多一个光明,就是在黑暗当中,他出现一道光明,叫明得三摩地。所以资粮位跟加行位最简单的判定方法,就是禅定,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分界线。我们再看顶位:

寅二、辨顶依止及出定名

于上品无义忍中,有明增三摩地,是顶顺决择分依止。

前面的无义忍是下品,这个地方叫上品。他从暖位不断的静坐用功,他已经从下品的情况变成上品。这个上品古德的解释就是由生转熟。我们凡夫总是认为外面人事的这种义相、这种好坏的功能是真实的,这个是非常熟的,慢慢慢慢由熟转生。唯识无义的观念本来是生疏的,现在转成熟,就是你智慧的观察相续的时间多了,这叫上品。这个时候禅定的光明增加了,叫明增三摩地。其实这个禅定还是前面的禅定,只是这个禅定的智能增加,明增三摩地,是顶顺决择分依止。暖、顶二位都是在破除对外境的执取,叫做四寻思,这个前面说过。我们再看四如实智:

丑二、由四如实智(分二:寅一辨谛顺忍依止及出定名;寅二辨世第一法依止及出定名)

寅一、辨谛顺忍依止及出定名

这四如实智已经不是对外境的执取,它是破除内心的执取。四如实智有两个阶位:第一个是忍位,第二个是世第一。先看忍,忍所依止的禅定。

复由四种如实遍智,已入唯识,于无义中,已得决定,有入真义一分三摩地,是谛顺忍依止。

复由四种如实遍智,四种就是名、义、自性、差别,对这样的四个法,产生真实的理解,这个时候契入了唯识的真实性。于无义中,已得决定这个无义,就是外境是没有真实义,都是你的心捏造出来的。所以说这个地方,是破除所取相的执取。他面对所有的顺境、逆境,内心是保持一个平常心的状态,于无义中,已得决定,有入真义一分三摩地。契入唯识的真实义,应该是有两分的三摩地:一分是破所取相,一分是破能取相。这个忍位已经破除了所取相,所以他已经成就一分,对于外境的好坏是不可得,这一部分已经决定理解;对于内心的没有能取相,也能够随顺忍可,他内心当中能观照的智慧也是不可得,也能够随顺忍可。这个是讲忍。

这个暖、顶、忍,我们说明一下。暖位这个暖,就是一种温暖相,就是我们在钻木取火的时候,这个火还没有生起,温暖的相貌先生起。这表示说,这个菩萨在黑暗当中摸索,已经出现了温暖,但是这个光明还没有真正生起,就是这个智慧还很薄弱,但是已经有那个智慧的气氛出现,这叫暖。这个顶的意思就像一个人爬山,已经到达了山顶。我们一个人在山顶上看房子、看树木,就非常清楚分明,所以这个顶位就是他对外境是不可得这样的理解,是非常清楚的,这叫做顶。慧目增长,寻思未及,这个叫顶。这个忍的意思,就是对于我空、法空的真理,外境是无所取毕竟空、内心也是毕竟空,对二空这样的智慧,已经能够随顺忍可。虽然没有证得,但是已经开始随顺,叫忍。

寅二、辨世第一法依止及出定名

从此无间,伏唯识想,有无间三摩地,是世第一法依止。

前面的忍是开始念念的随顺内心,其实能观照的智慧也是因缘所生,也是觅之了不可得。他这样的观照力是无间断的,这地方有十六剎那是无间断的,就是这个时候,他念念当中,不会生起任何的妄想,慢慢的伏除唯识的想法(这个唯识想就是能观的智慧),他本来是靠能观的智慧去破外境,现在他慢慢的也把这个能观的智慧慢慢的调伏。怎么调伏呢?就靠这个无间三摩地,就是靠这个正念的相续,回光返照这个能观的唯识想──也是因缘所生,觅之了不可得,这样就成就了世第一法,有为法中,最为第一。这个世第一法的下一剎那就是见道位,所以这个世第一法是无间三摩地。

其实世第一法的时间相当的快,在《大毗婆沙论》上说:暖、顶叫做五根──信、进、念、定、慧,对于大乘甚深的真理──遍计本空,依他如幻的真理,生起了信、进、念、定、慧的善根。但是五根它能够生起善根,它不能破恶,所以暖、顶是会退。暖、顶虽然会退转菩提心,也可能遇到恶因缘会造恶;但是他的情况虽堕恶趣,终不久留,他有善根,到了恶道以后,遇到苦恼的剌激,他的善根就会发动。善根发动,就生起增上惭愧,他的罪业就瞬间消失,就从三恶道跳出来。就是他的内心有这个五根,五种对大乘法的坚定善根。

所以一个人遇到痛苦,就可以考验你有没有善根。你看世间人遇到痛苦,他更加造业、恶心更重,他没有善根;没有善根的人遇到痛苦,只会增加他贪瞋的烦恼,所以他的罪业、痛苦更增加。有善根的人,他这个善根平常是保存在心中,但是他遇到痛苦的时候,他的善根会表达出来,他真实的忏悔,所以他能够从痛苦当中跳脱出来,这叫暖、顶。这个忍跟世第一叫五力,力就是破恶,他再也不堕落到恶趣,终不堕恶趣,到忍位的时候,就不到三恶道去。在忍位的时候,如果他没有意外死亡,他今生决定是要成就圣道。这个叫做暖、顶、忍、世第一,就是他遍计本空的智慧,依止禅定,先破除对外境的执取,然后破除对内心的执取,最后悟入平等法界,证得真如的道理。

子二、明现观边

应知如是诸三摩地,是现观边。

这个地方是作一个总结。前面的四种三摩地,这个暖、顶、忍、世第一所依止的三摩地,是现观边。现观就是二空平等的智慧,这种智慧是明了的现前,叫现观。资粮位、加行位菩萨的智慧不能叫现观,资粮位、加行位在观察真如平等理的时候,是比量的智能,要假藉文字来观察,比度量知的。见道位的菩萨,他在观察真理,他不夹带文字,直接趋入叫现观,就是那个智慧是现前明了的。四加行的菩萨,他的智慧虽然是带相观空,但是已经跟见道位的智慧现观了,已经非常的接近,所以叫做现观边,他还没有到现观,但是已经到了现观的边缘。这是作一个总结。这个地方是讲到四加行,前面是资粮位,这个地方讲到加行位。

看本论的次第,我们可以了解:大乘佛法修戒、定、慧,跟小乘有什么不同?小乘就是持戒、修定、修慧;大乘佛法的戒、定、慧是先持戒,先断除身口二业,因为你要行菩萨道,一定要先避免到三恶道去。你到三恶道去,你怎么听闻佛法?你不可能发菩提心。

所以大乘佛法刚开始先持戒,先远离恶道;第二个修智慧,不是先修禅定,先从智慧当中,成就菩提心跟空正见两种根本的善根;然后修了将近一大阿僧祇劫,到四加行的时候,再修禅定,再断惑证真。有人就会问:为什么资粮位不修禅定,要到加行位才修禅定?如果一个菩萨大乘的善根没有坚固,就先修禅定,就容易生起过失。什么过失呢?就是你这个禅定太深,而大乘的善根不足,你内心当中就很容易不乐修善、忘失大悲。因为禅定所产生的寂静安乐的力量太强烈,这寂静安乐的感受,会让你不想活动、不想修善,而且对众生的痛苦,也没有任何感觉,这样就很容易落入二乘。

如果在禅定当中,你又贪着神通,那你连二乘都不如,就是外道种性了。为什么呢?禅定的安乐,跟世俗的五欲安乐是不同。世俗的五欲安乐是非常躁动、粗重,你很容易可以远离,因为它的过失太强烈,你马上就可以感觉到它的过失,譬如刀上的蜂蜜。但是禅定的安乐,它跟涅盘是非常接近,它也是寂静相。所以菩萨耽着禅定,你一定会退失菩提心。

所以这个地方,为什么一定要在资粮位不断的加强你的誓愿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把你生命的目标、理想,完全的根深蒂固,菩提心跟空正见两个根本坚固的插在心中,然后再修禅定。你在禅定的寂静安乐当中,那个寂静安乐的感受会不断的诱惑你,你可以毫不犹豫的走过去,你知道这不是你要的,你能够通过禅定,而不为禅定所迷惑。你利用禅定来断惑,但是禅定的寂静安乐感受生起的时候,你不会在那个地方停留,你能够很顺畅的走过去。如果你的菩提心不够坚固,你到那个地方就走不过去,你就因小失大换取糖果吃,就在禅定停留下来。

所以大乘佛法的资粮位,是先成就大乘善根。所以我们经常说:发菩提心、忏除罪障、积集资粮,就是这个意思。他先成就戒、成就慧,再成就禅定。当然有人说:这样子的话,那禅定修不成,就不能断惑证真了。那怎么办呢?有一个方法,为菩提道,求生净土。所以,其实资粮位的菩萨,很多人在资粮位的时候就求生净土,他这个加行位,不在人世间修,他到净土修四加行。当然这是个人的选择。

因为很多人是在资粮位的时候发菩提心,然后观察这一大阿僧祇劫的发菩提心、忏悔业障、积集资粮,诸多的恶因缘。那怎么办呢?先到净土去,这个地方果报又好、环境又好,然后在净土中修四加行,经过暖、顶、忍、世第一,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好,我们先讲到这个地方。

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替嫁成宠:疯批老公请挂号
替嫁成宠:疯批老公请挂号
替嫁成宠:疯批老公请挂号小说最新章节由网友上传转载,《替嫁成宠:疯批老公请挂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现代都市小说,八哥小说网免费提供最新最快的替嫁成宠:疯批老公请挂号无弹窗文字章节在线全文免费阅读。
小满是福
裴先生,别在我坟前忏悔
裴先生,别在我坟前忏悔
大学毕业,我甩了穷鬼男友,跟着富二代出国。 两年后我被甩回国,前男友已经功成名就。 他用尽手段娶了我,所有人都说他是对我用情至深,不计前嫌。 殊不知婚后他不断换情人,疯狂报复我。 他质问我,为什么不在乎,为什么不嫉妒。 我笑看着他,因为我要死了啊,有什么好在乎的?
烟花四月
逆天邪神之深渊求生
逆天邪神之深渊求生
苏醒而来的萧枫来到了逆天邪神中象征着灭之世界的苍古深渊。这里玄力至上! 渊尘弥漫,渊兽咆哮,该如何立足?
木有引力
武极第一婿
武极第一婿
许无舟穿越了,惊愕的他发现自己成了上门女婿,不只是公认的废物蛀虫,还在新婚之夜躺在了新娘闺蜜的床上。 吃顿饭却误入青楼,清冷的妻子对他失望透顶,老丈人打发他去家族武堂,任他任生任灭。 可他却因为穿越,得到了一只破破烂烂需要依靠吞万物才能修复的轮回碗,而每修复一道裂缝就会反馈他力量。 吞一块铁,获得一牛之力; 吞一块银,境界提升一重; 吞一块金,战技修至大成。 …… 于是,许无舟开启了他放荡不羁的
纯情犀利哥
穿书后,被反派大佬宠翻了
穿书后,被反派大佬宠翻了
陈桃桃穿越到了昨晚读的小说里,眼前的少年正是书中差点害死主角的大坏蛋,而她自己,则是这个反派的恶毒妻子。 “老天呀!这是穿越还是要命啊!” 看着这天绝开局,陈桃桃整个人都不好了,这咋玩,现在报主角大腿来得及么? 可身边这个反派大佬,能放过自己么?为了活命! 陈桃桃决定:在反派大佬怀里撒娇!
墨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