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大乘论

第49章 第49集《摄大乘论》(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om

首发:~第49章 第49集《摄大乘论》

辛三、释

以于十相所知法界,有十无明所治障住。

因为我们觉悟到所知法界,这个所知法界就是我们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当然就是二空真如法界。这个真如法界有十种相貌,但这十种相貌有十种无明在它前面安住。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破除第一种障碍,才能够证到第一层真如;破除第二层障碍,证到第二层真如:你一定要有破障的功能,真如才能够显现。因为你有十种障碍,所以安立了十地的差别。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菩萨道在心中要产生三种力量──誓愿力、观照力跟行动力,我们也一再的强调这个誓愿力跟观照力──菩提心跟空正见是菩萨的根本,六波罗蜜是枝末。你说一棵树,这一棵树树叶少一点,这棵树还存在,它还有机会把树叶长出来;但是这棵树叶的根破坏了,这一棵树就要死亡。

这个地方就是说:菩萨有很多很多的善法,以佛的标准,到底如何来判定一个人的价值?说这个人布施布施得很好,他持戒持得不是很好;这个人持戒持得很好,但是没有忍辱心!我们菩萨的行为是多元化的差别,到底我们今天判定一个菩萨最重要的标准在哪里?

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说,第一个当然是菩提心,你心中有没有成佛的愿望?你心中不想成佛,你修习任何的善法,在菩萨道来说,都没有意义,因为你没有目标。

当然菩提心是总相,第二个别相就是观照力。你遇到障碍的时候,你化解障碍的力量有多深?有人会质疑说:为什么我们不用六波罗蜜来安立十地?诸位要知道:六波罗蜜的行动力是生灭法,行为本身是生灭法。就是说,你今生能够布施,你来生不一定会布施;你今生能够出家持戒,你来生不一定出家持戒:这生灭法是退转的。我到底是用今生的你来判断你?还是用来生的你来判断你呢?但是你内心当中产生我空、法空的对治力、那种观照力,这个是不会退失的。

就是我们今天判定一个菩萨价值的重要指针,就是看有障碍刺激你的时候,你心中产生了妄想,你如何化解妄想?你化解妄想的能力有多高?这个观照力就是判断一个菩萨价值的指针。因为从佛法的角度,我们内心有无量的潜能,我们之所以不能显现,是因为妄想遮住。

所以你有化解妄想一分的力量,你内心当中自然就会有强大的善良功能,你自然就能够修习六波罗蜜的善法,所以六波罗蜜是一个枝末。你内心当中有遮障,你六波罗蜜是没办法修学的。

所以,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可能会觉得很浅:唉唷!佛陀这个十地,他完全是看你觉悟空性、觉悟真理来判断,那这样子你六波罗蜜的价值何在呢?它有价值的,它就像一棵树的树叶,它会让你茂盛庄严。但是诸位要知道,树叶之所以茂盛,是因为它有根。所以这个地方,就是

《金刚经》说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我们判定一个贤圣的差别,是他对真理的观照、对于妄想的消灭这一部分,而安立了差别。

这一点,我们在研究十地之前,你应该要有一个观念──这个十地是怎么安立的?看第二段:

庚二、释十法界(分二:辛一长行;辛二颂)

辛一、长行(分二:壬一问;壬二答)

壬一、问

这以下就正式的说明这个十法界,这个十地差别的真如法界:这当中有长行跟偈颂。我们先看长行,长行当中有一个问、答:

云何十相所知法界?

壬二、答

谓初地中由遍行义,第二地中由最胜义,第三地中由胜流义,第四地中由无摄受义,第五地中由相续无差别义,第六地中由无杂染清净义,第七地中由种种法无差别义,第八地中由不增不减义、相自在依止义、土自在依止义,第九地中由智自在依止义,第十地中由业自在依止义,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自在依止义。

这个地方先提出一个问:说这十相的真如法界,到底是一个什么相貌呢?佛陀以观照力,来作为一个菩萨浅深的标准。这十种观照所觉悟的真理,有哪些差别呢?这以下,我们就次第的来看这十地所觉悟真理的差别。

[谓初地中由遍行义],初地菩萨他所破坏的障碍叫做[异生性障],他所觉悟的真如叫[遍行真如]。我们凡夫最大的障碍,都是由分别的妄想,就是我们在清净平等的心中,捏造了内心的自我,我们去了解外境的时候,也在法上产生很多好坏的对立。

这种我相、法相的执取,造成了很多很多的个体差别,这个个体差别就会产生对立,由对立就会带动我们的烦恼。你喜欢的就会追求,讨厌的就会排斥,由烦恼就会去创造罪业,所以这异生性障,就是一种我相、法相执取的障碍。当然这个地方的障碍是分别起的,是由分别妄想引生的,就是第六意识的名言妄想所引生的。

这个时候菩萨修习我空观、法空观,他观察四寻伺,他观察整个内心当中的名、义、自性、差别是不可得。因为我心中有很多的名言妄想,所以就创造很多义相的概念,让自己了解;由这种义相的概念,就在人生当中,产生自相、他相对立的差别。

所以,当我心中不打这个妄想的时候,这些对立是不存在的,这个时候就把异生性障消灭了,就悟入了遍行法界。这个遍就是普遍,或者说是平等;这个行就是一切的有为法。这个时候,菩萨心中的妄想消灭以后,他在整个生命当中,内心保持寂静平等的状态,这个就是我们第一个要觉悟的、所要追求的第一个法界,叫做遍行真如。

我们说过,佛法是讲因缘果报,圣人也有他的因缘果报,就是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他主要的观念就是他内心安住一个真理,这个真理是重点。比如说你要学忏公师父,我希望我的结果是忏公师父,那你要先了解忏公师父他内心当中是安住在什么道理?他遇到事情的时候,是用什么道理来观察人生、来思考人生?你有他心中的道理,你就自然有他的行为、有他的结果。所以蕅益大师在

《灵峰宗论》: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很多菩萨,都很努力地在每一个人的跑道中不断的修学。当然,我们经过五年、十年的修学,我们会停下来稍微反省一下:我这几年的修行到底是不是有进步?好,这是一个问点。我如何判断我修行有进步呢?这个标准在哪里呢?蕅益大师说: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

就是说,你以前没有修行的时候,遇到快乐的事情,你很高兴很高兴;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你很生气很生气。当然因缘是不会改变,因为这个业力不能马上改变;但是你修行以后,你遇到了顺境、逆境,也会高兴、也会悲伤,但是淡薄很多了。你内心当中那个喜怒哀乐的情感,淡薄很多了,你有进步了,这个就是进步了。你说:唉呀!我修了很多福报。这个不能算是修行的标准,因为这个是生灭法,这东西消失以后,你跟以前还是完全一样。

所以真正的菩萨功德,是来自于对烦恼的化解能力,也就是对治力。这个地方大家要清楚,你不能够错认消息的,否则你修行很多的时间,你永远在重点之外打转。你看菩萨的功德──[遍行真如],平等普遍的在你心中安住,就是他的个性淡薄,他内心当中有漏的情感,喜怒哀乐淡薄了,这个就是菩萨的进步。一个人情感淡薄以后,他在菩萨道就能够做出更大、更殊胜的事情来;一个人情感太重,你做不了大事的。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第一个,我们所要追求的是遍行真如,这个是破除分别的我执跟法执,这是第一大段。

我们可以把十地分三段,这第一段。第二段是二地、三地、四地,他所对治的是俱生我执。[第二地中由最胜义]。这个最胜义所破的是邪行障,所证的是最胜真如。这个菩萨的真如理是地地的超胜,当我们把外层的障碍消灭以后,内层的障碍就会出现;就像洗衣服一样,你外层的污垢洗掉了,微细的污垢又出现。分别的我、法二执破坏了,这个时候俱生犹自现缠眠,俱生的我执现前。俱生我执它第一个相貌就是邪行障,就是菩萨在二地之前,会有一些身口二业失误的过失,他不是故意,一时失误的过失,这个叫做邪行障。到二地的时候,他的邪行障被他的我空智慧消灭,所以他证得最胜真如,就是他的内心当中,已经没有这种身口的污垢,所以二地菩萨是戒波罗蜜的圆满。戒波罗蜜什么时候圆满?二地菩萨,他跟最胜真如相应,他就没有这种身口的过失。

[第三地中由胜流义]。这个胜流真如,它是破除暗钝障。这个暗钝指的是内心的散乱,我们讲有自我意识就会有身口的过失,有自我意识就会向外攀缘,就会产生内心的散乱;有散乱的时候,对法义的摄受,就会忘失,这个就是暗钝。所以三地菩萨,他内心当中因为禅定的成就,能够摄持无量无边的法义,叫胜流真如,是三地禅定波罗蜜的圆满。

[第四地中由无摄受义],第四地所要对治的是微细烦恼现行障,这个是俱生我执的最后一个相貌,非常的微细了。有自我意识就会产生身口的过失,有自我意识就会产生散乱,有自我意识就会产生烦恼,所以在四地之前,菩萨都还有任运的俱生的贪瞋痴烦恼。这个意思就是说,地上的菩萨,他入止观的时候,他我空观、法空观现前的时候,他烦恼是不活动的;但是他出观以后,他在人事的活动当中,也会有一些俱生犹自现缠眠,俱生的烦恼会活动。但到四地的时候,他所有任运而起的微细烦恼,完全被他的我空观全部破坏,所以叫做无摄受真如,他的心中再也不摄受任何烦恼的活动。所以这个四地菩萨,从清净的角度、断烦恼的角度,完全是圆满了,所以第四地是烦恼的清净圆满。

到这个地方,都是在对治俱生我执的烦恼障。到五地以后的菩萨,这个菩萨就不是在对治烦恼,他内心的问题完全处理完了;五地菩萨以后,他的问题点就在功德的圆满,这个功德庄严的圆满、波罗蜜的圆满。所以第五地到第十地是对治俱生的法执了。

[第五地中由相续无差别义]。我们说过,烦恼是一层一层的,去掉了外层,内层自然就显现。当我们把俱生的烦恼障都消灭以后,接下来会出现什么事呢?就是有下乘般涅盘障,这个五地要对治下乘般涅盘障,这下乘就是二乘。四地的菩萨调伏心中的躁动以后,他心中当然会产生一种相对的寂静,也就是说,在五地之前的菩萨,他对于二乘涅盘的寂静,有时候是有所好乐、有所羡慕的。菩萨戒就说:菩萨不能生起一念的二乘之心,否则就犯戒。当然,佛陀会制戒,就表示众生的确有这种心态。

所以在五地之前,虽然我们立定了目标──成就万德的佛果;但是在过程当中,妄想是难免的,偶尔都会打打妄想,好乐小乘的涅盘,想说:那么辛苦干什么?到小乘的地方休息该有多好!菩萨的辛苦,有时候自己会产生质疑。到五地的时候,他对下乘般涅盘的这种好乐,完全被消灭了,证得了相续无差别义,这个相续指的是生命的存在。当然生命的存在是跟涅盘相对立的,五地所证得的真如叫做生死即涅盘的真如。

我们解释一下。法执有六相的执取:生、灭、垢、净、增、减。第一个所要面对的就是生灭的问题。生指的是生命的存在,这当中也代表了无量的烦恼罪业跟躁动,所有的躁动相、所有的苦恼相,就是因为有生命;涅盘代表的是寂静安乐。身为一位凡位的菩萨,我们好乐寂静、厌恶生死,这个是可以理解,而且是正确的抉择。

但是当你到五地菩萨的时候,你的思考要提升了,你应该知道:所谓的生死,是因为你一念的迷而有生死;所谓的涅盘,是一念的悟而有涅盘:生死、涅盘是一念心所变现的一体二面的东西。我们刚开始对生死、涅盘的理解,是心外求法的,生死就决定是苦恼相,涅盘就决定是安乐相,这种对立的思考,会障碍我们到三界来广度众生、积集更殊胜的功德。

所以五地的菩萨,在法上的抉择,已经通达了不二法门──生死即涅盘,他真实觉悟不生不灭。所以,他不再须要进入偏空涅盘,他认为在生死就是在涅盘,你只要善用其心。所以这五地的真如,就不可思议了,他在法上的操作,更加的圆融无碍,当然他所带动的功德,就更加的殊胜圆满。所以一个人对真理的了解往前踏出一步,他整个生命会产生很大变化。

[第六地中由无杂染清净义],这个地方(六地)他所觉悟的真理、他所破的障(前面第五地是对治下乘般涅盘障)是对治粗相现行障。这个粗相指的是杂染相跟清净相:就是我们在因地的时候,观察十二因缘,无明而缘行,行缘识,乃至于生老病死,因为有烦恼的活动,就会产生罪业的造作,就会招感生老病死的痛苦果报,这叫杂染相;因为我们修行我空观、法空观,消灭心中的无明,所以整个生死都结束,这叫清净相。我们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是以清净相对治杂染相,所以我们过去的思考,染净是汉贼不两立的;但到六地的时候,你的思考要提升了,你要知道所谓的杂染相、清净相是一念心的变现,所以他证得了不垢不净的真如。

前面是证得不生不灭,这个地方是不垢不净。因为不垢不净的关系,菩萨能够用更圆融的善巧,示现杀盗淫妄的病行,来广度一切众生,这个是他以前不敢尝试的,到六地的时候,他的菩萨道就更加的广泛,他的量就更圆满。为什么呢?因为他心中的道理提升,他真实了解到杂染、清净是不二的,完全是一念心所变现的。

[第七地中由种种法无差别义]。第七地所破的障叫细相现行障,其实这个相也是杂染相、清净相,只是它比较微细了。这个第七地的不垢不净,跟第六地的不垢不净有什么差别呢?是粗、细的差别的。第六地的不垢不净,是偏重在杂染的生死跟清净的还灭这一部分来作一种对立;这个地方,第七地是比较微细的法,就是佛法跟世间法的对立。我们总是觉得:这是佛法,这是世间法;佛法是尊贵的,世间法是卑劣的。但是到第七地的时候,他真实的了解:菩萨能够通达一切法都是佛法。这个第七地,法无差别义,他能够有这个不垢不净的真如,来资持他的道理。

[第八地中由不增不减义]。前面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这个讲不增不减。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我们在因地的时候,我们是安住在增相来对治减相:我不断的修行,我的功德会增加;我如果懈怠,我的功德就会减少。所以我们好乐增加、厌恶减少,刚开始是以这样来激励自己的。但是到八地菩萨的时候,他知道:所谓的增减,其实是一念心的变现。

所以八地菩萨已经破除无相中作加行障,他可以在空性当中,任运的加行,不必一定要止观的入出才能够产生增减。也是说八地菩萨的不增减真如,使令他空观能够任运的现前,所谓的动静一如。你说我们凡夫菩萨偶尔要闭关修行几年,才会增加功德,你要是整天外面散乱,你的戒定慧就会有所退失。但八地菩萨是无功用行,他闭关、不闭关,对他是没有差别的,他的功德是任运增加的。

为什么呢?因为他证得了不增不减真如。由于不增不减真如的摄受,他会产生两种的依止,两种附带的功德:第一个相自在,第二个土自在。这个相自在,就是八地菩萨不增不减真如的摄受,他能够随心所欲的变现任何的相状来受用,这个叫做定自在所生色。在八地之前的禅定所变现的相状,是不能真实受用的,八地之前的神通道力变现的东西,外表看,你说把石头变现成一个苹果,外表是一个苹果,其实还是一个石头。但是八地菩萨的三昧力所变现的,是可以真实受用,他真的是把石头的本质变成了苹果,他有这个相自在。第二个土自在,这个更广大了,他能够依止他的愿力,变现任何的国土来摄受众生,他能够庄严他的国土。这个就是八地菩萨附带的功德──相自在、土自在,这种功德是因为他证得了不增不减。

[第九地中由智自在依止义]。这个五、六、七、八,把菩萨的法执──生灭的执取、垢净的执取、增减的执取,已经都把它铲平了,所以他在生灭、垢净的增减当中,他运用得更加自在。当他这样自在以后,他还有什么努力的空间呢?智自在依止义。这个智自在依止义,它所对治的是利他中不欲行障。

这个八地菩萨,在《华严经》上说:有时候有沉空滞寂的障碍。因为他空观的智慧太强烈了,无相的空观太强烈,所以他有时候就安住在不动。不过这个地方不动跟涅盘不同,他不是刻意要入涅盘,而是暂时的休息。所以这个时候八地菩萨,《华严经》上说:经常要有十方菩萨的现前劝导、加持,来启发这个菩萨:你还记得吗?你以前因地时,发愿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这个时候菩萨忆念本愿,又从沉空滞寂当中,就再醒过来。

到第九地就不同了,他已经成就利他中不欲行障,他能够任运的不会懈怠,勇猛精进的度化众生,这个时候他所证的真如叫智自在,就成就了四种无碍的辩才──法无碍、义无碍、词无碍、乐说无碍。所以他通过前面法执的消灭,他的智能也不断的增长。

[第十地中由业自在依止义],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自在依止义。第十地所对治的障碍是什么呢?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当然菩萨约自受用来说是自在,但是菩萨的自利,只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还有利他的目标。菩萨在利他当中,身口意在十地之前还是有所不自在;所以到了十地菩萨,他身口意完全得大自在,他能够应以何身得度,他就能够任运的显现何身为其说法,令其解脱,真实达到恒顺众生、普门示现的大威德力,这个就是十地的业自在。

这种业自在有两种附属的功德:第一个陀罗尼,第二个三摩地。这个陀罗尼就是智慧,他有无量无边的陀罗尼,有无量无边的抉择、智慧,也就是他能够摄持一切的法义。第二个他在摄持法义的时候,内心是跟禅定、寂静相应的,不是躁动的这两个是附属的功德,那主要的真理就是业自在,身口意度化众生的大自在。

这个地方是讲到十地菩萨所觉悟真如的不同,所以安立了十地的差别。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挽救自来也后,你让我去娶雏田?
挽救自来也后,你让我去娶雏田?
【火影同人+系统+升级爽文】 正在与六道鸣佐鏖战的漩涡苍岚,一个喷嚏竟然穿越到了正剧火影世界…… 为了抵御未来大筒木一族的入侵,漩涡苍岚决定先获得轮回眼和转生眼这两大BUG! 最后是六道体! [叮!欢迎来到火影正剧世界,‘唯心’系统正在激活……] [叮!支线任务1.1:挽救被漩涡长门杀害的自来也。要求:不得改变原剧情发展。奖励:不完全仙人模式。] …… [漩涡火乃香可以拐来当老婆。] 我靠!系统
小白豆
战神痴傻五年哥哥全部死亡
战神痴傻五年哥哥全部死亡
关于战神痴傻五年哥哥全部死亡:九星战将权势滔天战力无敌医术无双痴呆五年未婚妻的背叛九位哥哥被人设计全部战死清醒之后开始复仇计划让整个华国都在颤抖
龙宇轩
叶风,叶紫灵
叶风,叶紫灵
武道修行世界,辉煌的造化神朝因麾下宰相的背叛,皇权覆灭,神帝被囚禁,废物太子被杀,三千年后,他重生归来,这一世觉醒绝世天赋,铸造强大神体,诛杀强敌,鏖战天下,向三千年后的新一代神朝发起进攻! “待我重生归来时,一剑杀尽天下敌!”
佚名
穿越之开局摸鱼
穿越之开局摸鱼
关于穿越之开局摸鱼:穿越觉醒皇朝护卫系统,成为大夏王朝一名护卫,每天可奖励一点悟性,成就无上妖孽之资,小小年纪深得躺平之道……已完本
宇航员带飞
官场从秘书开始
官场从秘书开始
关于官场从秘书开始:否极则泰,小往大来,张俊从中医研究所坐冷板凳开始,巧妙运用权术、官谋、世情,步步高升,踏上仕途巅峰!
老冰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