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om
首发:~第一百七十章 战国旧事(三)
那一场战后议事一直持续了很久,可以说在之后的议事之中每一次都吵得不可开交,最终原本是战后议事一直持续到下一场的战前议事。
帐中灯火依旧辉煌,账外是漫天大雪纷纷落入人间,在漫天雪白如一张幕布包裹天地之间之中远处的城池城墙坚硬如铁,墙上为了加固防守刻意泼下的水早已凝结成冰,在风雪之中更显冰冷。
城池之后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太寒山,山后便是东夏国境,而东夏正是靠着此山与后宋相隔,而东夏的另外一边境则有沧澜江横亘于东夏南楚两国,如此一来极占地利,成就东夏百年国祚。
帐中还是那个吵了很久的话题,只不过这一次徐博温和李凉的脸色都比较难看,尤其是徐博温,脸上几乎流露出一股难以掩饰的怒意。
“你这等无理手几乎等同于将我等所有人的身家性命全部置于一手之下,你李凉执意如此到底是何居心?”这话说的极为严重,几乎等同于说李凉居心叵测了。
被徐博温如此数落李凉脸色自然很难看,但是他的脸色没有多少怒容,只是他的双手紧紧握了握拳头然后又轻轻松开。
李凉抬起头眼神复杂的看了看对面的武皇,随后他又环视了一圈周围的那些个还算得上极为年轻的将领深深叹了口气。
帐中他李凉所站的位置正好处于烛火的阴暗面,跳动的烛火照耀之下李凉的脸色似乎明灭不定,这个时候他没有做声便没有人能知道他想的是什么。
忽然李凉将手重重放在桌案之上,他这么一放桌上的烛火猛然跳动了几分,而后众人便听到李凉放肆的冷笑之声。
“既然诸位这么怕死,那我们干脆卷铺盖回家得了?还打什么鸟仗?”还打什么鸟仗这样的话从杨继嘴中说出并不稀奇,甚至还算得上是有涵养了。但从素来以严谨和规矩著称的李凉身上便大不寻常。
紧接着李凉便丝毫不顾及自己的“放肆”之举,他继续利声道:“看看我们帐中的诸位吧,当年我们是什么样子,连梁朝一支最末流的将士都算不上吧,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昊天你的时候,那个时候你的手下连一千人都没有,可依旧敢于和当时最彪悍的奉军直面冲杀,如今怎么了,难不成是各位手下的军士多了,战功彪炳了,日子过得好了,就怕了?
你们怕死我李凉不怕,今日我既然敢说这些话就没想过要走出这座军帐之中。要么今日我身死,要么就给我一只骑兵,由我李凉亲自带领奔袭东夏,到时候即便是我身死亦无憾了。”李凉的话说的掷地有声,一时间帐中死寂一片,就连执意反对李凉的徐博温也破天荒没有在吭声。
这样的沉默持续了很久,也不知是在座的第一次见到李凉如此动怒无法适应还是说被李凉的话逼到了这种地步,不知该如此回应对方的话,就连最擅大事之上做决定的武皇也默不作声,不知再想些什么。
“既然李先生把话说成这样了,依我看此事可以一试,那便由我带领我麾下的杨家将在攻破后宋之后立即由天寒山夹道奔袭东夏,若是我等没有功成便当我们赌输了,到时你们在做计较吧。”这个时候的帐中一人站于李凉身后沉声开口,他没有说我们之后在做计较,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那场奔袭,不成功便成仁了。
李凉转身看了一眼身后的男人没有多说什么,他只是点了点头随后开口道:“我和杨继一起去,若身死必然先死我李凉。”
战事多如牛毛的战国之中没有人一定不会死,王侯将相,贩夫走卒都可能朝不保夕,更别提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了。这些人死了不稀奇,但是如此轻易说赴死便赴死的人其实也并不太多。
当然,即便是李凉如此对于当时的武皇说出那等大逆不道的话来武皇其实也不可能就真的将他如何,否则也不会有后来的贤德美名,但是即便是有杨继站出来支持李凉武皇还是没有点头答应。
最终让他武昊天答应的还是李凉最后的那句话:“你武昊天,徐博温若是谋得一个偏居一隅,谋得一个百年安稳过活自然不用冒险,但若是想要谋天下我们不拼命又能凭什么?”
当年仅仅是梁朝一个杂牌校尉的武皇和杨继凭什么走到如今敢于对战一国的境地?什么礼贤下士,什么善用其才,什么天时地利人和自然都缺一不可,但是若是没有拼死一战的勇气再有其他也是枉然。
后来在很多年之后,天渊国成立之时有很多人去拿李凉和徐博温两大对于天渊来说极最为重要的谋士来比较,对此两位当事人都是嗤之以鼻不予理会。尤其是李凉,原本也可在朝中封侯拜相的他最终拒绝了武皇的封赏而自降身份去了那西北边陲作了一个连三品官都算不上的边境太尉,一时间在朝中颇为风言风语。
但是后来在评论那些战国谋士之时公认的是徐博温用兵谋略皆性手捏来,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而且最擅火中取栗,往往能够根据当前的形式选择最适合的方式方法。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徐博温所谋划的那几场战国战事以及后来天渊成立之后的发展方略来看,几乎让人找不到半点瑕疵。
与徐博温不同,李凉的手法向来以奇险著称,与之对战对手往往难以想象的出对方会从哪个方面去破局。在后来李凉所带领的杨家六部之中的阴军曾大败过数次几乎要全军覆没,但往往到最后则会枯木逢春化腐朽为神奇,最终打下不可思议的大胜仗。
这一特点也映射到了后期的杨家军中。以至于战国末期最为难打的那几场硬仗之中很多次杨家将都被不看好,甚至大多数情况下都被认知为必败之战,但最后的最后杨家将还是打赢了,这都要归功于这位战国鬼才。
最终武皇同意了李凉的建议,不过话说的也很明显,他们只会派出杨家军去千里奔袭东夏国,而且若是失败他们将不会有援军,即便是成功援军也可能到很久之后才会到。
毕竟按照他们的实力去攻打后宋已然是强弩之末了,绝不可能不加休整便火速去驰援他们那一支千里奔袭的杨家将。
最终的结果便是如此,李凉还是近乎于执拗般说服了所有人,于是才有了后来战国时期最为著名那场雪夜奔袭战。
后世之中对于那场雪夜奔袭战评价出奇一致,所有人皆认为虽然那场奔袭之战比不上南楚灭国之战之中的渡江战役,也没有天渊大战那般波澜壮阔,但无疑是之中的武家王朝的兴龙之战。
那一战由杨家军而起,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便将整个东夏打的支离破碎,而那张
场史无前例的胜仗的决定性因素便是后来名动天下的杨家铁骑。
东夏虽地势险要但其国境内却一马平川,而长期以来依托地势的东夏历朝历代都觉得占据如此天险之下根本就不可能大量骑兵打入国境之内,所以东夏境内几乎便没有骑兵的存在。
因为有后宋作为依托以及太寒山的缘故所以东夏对于太寒山之内的夹道以及那里的边境防线所重视程度一直都不够,仅仅在最为重要的关隘之内设有兵士把守,而那些兵士仅仅算得上是正常戍守而已,远远算不上重兵把守。
在武皇等人正面攻入后宋国都之后杨继和李凉便带领麾下的两万五千骑兵以最快的速度直插入太寒山之内,最终在东夏完全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便穿过了那座巍巍太寒山。
当然,即便算得上最为顺利的奇袭却依旧付出沉重代价,两万五千人最终只有一万稍多点出了太寒山。
出山之后杨继回头看那座白雪皑皑的太寒山倒吸了一口凉气 ,得亏东夏未重兵把守,否则别说是两万五,就是给他十万兵马他也没把握能攻入这东夏国内。
出了太寒山之后便按照李凉的计划,他们在东夏平原之上来回驰骋,往往打过之后便离开,因为没有骑兵的缘故整个东夏几乎被他们一万多杨家铁骑打成了个四处漏风的筛子。
最终武皇他们带兵入东夏之后占领之势自然顺理成章,令人可笑的是在他们攻破那座城池之后依旧有人拿着毋何雄所绘的东夏兵甲布置图当做一个笑柄。
在毋何雄所绘制的兵甲布置图中最为重要的两手最终整个东夏都无人看懂。他毋何雄第一手建议东夏倾三分兵力去把守太寒山,另外五分组建骑军分驻于国境之内各地,最后两分则守国都与沧澜江边境。
事实证明若是有三分兵力戍守杨继便绝不可能越过太寒山,若是有五分兵力为骑军更不可能出现一万骑军便打的一国无法适从的滑稽场面。
。m2
惆怅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