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om
首发:~第25章 知县的算计
高王二人还浑然不知知县对他们的态度已经180度大转弯,正高高兴兴满载采购物资回到家中。一回到村里,王有志就带着范崇山找到保副,却看到他正带着几个儿子往家里搬稻谷,原来他把大部分粮食都卖给了王有志,自己家就不够吃了,又找村民便宜买来稻谷补充。
见到王有志来了,保副强装镇定,热情打招呼。王有志一拍范崇山后脑勺,这小子就赶紧大声说,两位官人今天去见知县了,知县对他们很欣赏很支持,走的时候一直送出县衙。
保副赶紧给王有志行了个礼,恭喜他。王有志谦虚几句,又说要收草木灰,他打听了价格,就按市价八成收。保副怕他记恨自己高价卖米的事,赶紧答应下来,乡下人都怕官。保副见他居然跟知县打得火热不敢再耍花样,而且按市价八折收其实村民也不吃亏。现在刚刚收割完稻谷,到处都是稻草和稻茬,正要开始烧荒,草木灰如果要的不多,随便到地里去扫一筐,也不会有人管。只不过保副自己赚不到什么了。
王有志用八文钱买了保副100斤草木灰,这让报福有点惊喜。他本来想不要钱了,毕竟这东西实在不值钱,但王有志坚持给,说先买100斤,以后还会大量收,让保副通知村民注意保存,以免浪费。
他又找了村里的木匠回到家,发现高全已经带领几个小孩把自己买的大木桶、大铁锅等放好了,而且正在砌灶。高全说自己见过节柴灶的样子,也亲手做过行军灶,这都算是专业人士了。王小三来邀功,说跟别人一起抓了两条水蛇,一条放到库房,一条放到了王有志他们的卧室。王有志压住火,推开他,回头再跟他算账,先要办正事。
忘记王小三这个劳动积极分子,王老板背着手,俨然一副上级领导的样子,吩咐保副和木匠,这里要架个竹棚,那里要修个高架放大木桶,还让木匠想办法在大木桶靠近底部装一根竹管,后面再接一根竹管然后通到大锅上面。王老板在后世经常到小工厂下车间,设计一个小土作坊不在话下。
最近王有志挥金如土,很快就花掉了50多两银子,还准备花一贯钱在村里买一头猪,还对村里的屠夫说,以后猪下水和猪皮他都收购,以后还要每天去县城肉食收猪下水和猪皮。目前这座大房子是公家分配的,他还想买下来。看着钱越来越少,他也开始着急把肥皂做出来卖钱。
安排好工作,王老板进到堂屋旁边的书房开始写劄子。他这次从县城采购了一些工具书,原来劄子就是公文。一开始是大臣向回答皇帝的问题写的公文,后来公文就都叫劄子,下级向上级写的公文叫上行劄子。其实比计划书好写,就写个纲要,一两页纸。宋朝已经废除了以前华而不实的公文形式,讲究实用性、时效性、保密性、针对性,不再动辄搞四六对仗的骈体文。
这对王有志当然是好事,他花上一年也未必能写出一篇骈体文来,就算写出来也会被扔到废纸篓去。但文言文的公文对他来说,仍然是极其艰巨的任务。他按照工具书上的格式,回想以前自己在一家大些的贸易公司写签报的要求,决定把关键放在安置归正人和增加税赋上。
先写根据圣天子和贤相的要求,安置归正人,开拓财源,所以准备开矿、造胰子。想想又把造胰子划了去,他知道中国很早就用草木灰和猪胰脏猪油等制造肥皂,称为胰子,而且在宋朝已经广泛应用于富贵人家。他两次跟别人说这个,对方都没有表现出兴趣来。
他记得说他发现了矿藏时,知县还眼睛睁大了一点,于是就专门写开矿。其实知县也不认为他刚来几天就能发现矿产,不过临安县已经有人在开矿了,不过都被当地士族垄断。知县也想插上一脚,但一时不得要领。王有志提这个事,他心思又开始活动了。王有志以为找到了突破口,却不知这以后给自己带来了很大麻烦。
他大致说了自己发现有乌金、萤石、石灰石、鸡血石矿,资金可以通过政府拨款,民间集资来筹集。计划先筹集1万贯,安置500名归正人。通过出售鸡血石、萤石工艺品和冶炼乌金来盈利,预计当年回本。然后逐步扩大规模,计划1年后产值翻番。他还着重指出乌金硬度很高,可以提高兵器的硬度,是军国大事。后来他才发现自己提这个是多么愚蠢。
写完后,觉得意思是说清了,但怎么看也是半文半白,自己看了也不满意。但作为一个老板,王有志从来不觉得什么事自己不会是个问题,转身就喊:“大全,你书香门第,整天吟诗作赋,来帮我改改咱们这公文。”
高全虽然字写得好,诗词背的多,但也不会写文言文。瞪着眼看了半天,说:“你这好像不是文言文。”
王有志说:“废话!要是我会写文言文,还用找你吗?”
两人只好边商量边改,最后勉强凑了一篇,都觉得比跟海盗拼命还累。高全和王有志又商量抄了杨万里的两首田园诗写好,一起放起来。他们也不敢一下抄太多。
屋里那条蛇早就不知道钻到哪里去了,高全又跟村民买了一只小猫,放到屋里。他生怕晚上蛇钻到被窝里去,一夜提心吊胆的。不过一夜无事,没有早晨起来看了看,小猫好好的。高全很高兴,赏给它一块咸鱼。
王有志叫来保副当施工队长,自己和高全再去县衙。保副虽然好占小便宜,但愿意出力。在当时很多人的心中,时间精力是不值钱的,只要不让掏钱或者出大力,保副干活非常积极。而且指挥几个人干活,也让他有当领导的优越感。王有志发现,保副虽然粗鄙,但全村五六百人,也就他的理解力还能勉强合格。其他人实在都说不明白,讲一万遍,他们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还不如小孩好用。
到了县衙,找到王二,让他把劄子送进去,在外面等着知县接见。但过了一会,王二是出来了,说知县只是嗯了一声,没说要见他们。没奈何,他们又等了一会,王二还殷勤地请他们在门房坐在条凳上等。但又等了一个时辰也没见动静。
他们着急,知县也不高兴。他本来想的很好,既然高王二人都是人才,而且积极向自己靠拢,那就提拔一下。这俩人诗写的不错,可以挑几篇佳作占为己有,然后收他们作学生,给两个县学的名额作补偿。
他查了发解二人到临安县的公文,发现上面说他俩是沂州府的士子,文武双全,应该重用。这是官家的策略,他信不过江南士族把持的官僚系统,想用北方逃过来的士人来掺沙子。因为官家自己就是从北方逃过来的,所有北方移民都天然的以他为首,向他靠拢。
自己虽然是江南人,但都是异地做官,要想把大权抓在手心,也需要用自己人。这样可以顺水推舟,让高全先当捕头,跟着自己当保镖,以后换掉当地人范都头。王有志好像文化水平更高,还擅长赚钱,那就先安排在户房当书手,以后换掉地头蛇押司。这样于公于私都很有好处。
但这两个小子倒好,大青龙给的200两银子不拿来孝敬,反而自己揣到怀里不撒手,只给自己20两银子,这是对待领导应有的态度吗?
高全还好,文武双全,还比较憨厚,说不定可以收伏。只是那个王有志非常可恶,明明没有功名,却厚颜自称学生,夸夸其谈,财迷心窍。他大讲什么开矿,矿在临安县这么多年,当地人都没发现,他一个归正人,刚来两三天就发现了好几座矿脉,这可能吗?还不是想骗官府的拨款?到时候搞不下去,钱打了水漂,一大帮归正人没饭吃闹事,最后难道不是要自己来给擦屁股?
说是动员周围大户出钱,那些大户平时一个个口不言钱,无比清高,真让出钱了,哪个不是善财难舍,一钱如命?这篇劄子半文半白,粗鄙不堪,而且文理不通,简直就是荒唐。
知县越想越气,就要把王有志送来的劄子撕了,扔到旁边竹筐里,忽然又一想,他俩是提刑司点名送过来的“人才”,自己不用,总要有个交代。想到这里,他又把手里的劄子放下,到时候提刑司要是问起来,这篇狗屁不通的东西就是说辞。
想到这里,知县就让书童把王有志的劄子存档,然后想怎么处理这两个人。提刑司送过来的人才,总要认真对待。他忽然又想这两个人自称是海外归来,但提刑司却说他们都是沂州府人,他们到底是什么人?
仲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