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九章 学会遗忘 不为无法改变的事情纠结
抑郁患者往往有一个极大的共性——沉湎过去,持续等待,妄图用不作为的方式选择性忽略万事万物都在一刻不停的变化的事实,最终发现时过境迁、不论是人或者事情,都再也等不到了。
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位智者,和一位朋友结伴外出旅行。行走在一个山谷时,智者一不留神跌倒在悬崖边,他的朋友拼尽全力拉住他,救其一命。智者得救后执意在石头上镌刻下这件事情。
又一天,在海边,两个人为一件小事发生争吵,朋友一怒,给了智者一个耳光。智者捂着发烧的脸颊说:“哼!我今天一定要记下这件事!”于是他找来一根小木棍,在退潮的沙滩上写下了这件事。
朋友看后感到很疑惑,不料智者笑了,说:“我告诉石头的都是我唯恐忘记的事,而我告诉沙滩的,都是我唯恐记住的事,我要让沙滩替我忘记!”。
遗忘,是人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我们的大脑,所能储存的内容是有限的,就像是一所房子一样,如果不定期整理,学会断舍离,那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布满灰尘、被杂乱无章的物品堆砌得满满当当,再也容不下一丝幸福和快乐。定期清空不需要的、纷繁复杂的记忆,才能够恢复内心的秩序,也能为新的幸福腾出空间。
林清玄在《心无挂碍无有恐怖》一书中曾写道:每个人的情感都是有盛衰的,就像昙花即使忘情,也有兴谢。我们不是圣人,不能忘情,再好的歌者也有恍惚失曲的时候,再好的舞者也有乱节而忘形的时刻,我们是小小的凡人,不能有“爱到忘情近佛心”的境界,但是我们可以“藏情”,把完成过、失败过的情爱像一幅卷轴一样卷起来放在心灵的角落,让它沉潜,让它褪色,在岁月的足迹走过后打开来,看自己在卷轴空白处的落款,以及还鲜明如昔的刻印。我们落过款、烙过印;我们怜过香、惜过玉;这就够了,忘情又如何?无情又如何?
忘不掉,就藏起来,用豁达的智慧,打败执着的感情。圣人眼中美好的世界,并不是没有丑恶的存在,而是圣人能够做到对丑恶的事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每个人的内心之中,都有难以磨灭的痛苦记忆,所有的人的记忆都一样,会在独处时、安静时,带着那些刻骨铭心的伤痛和悲欢来撩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不得不重温那些令我们情不自禁潸然泪下的回忆和场景,就像是逼迫着我们重新翻开那些过去的画卷一样。
而真正的遗忘,不是如同痴傻一般,对那些画卷上的墨点和色彩完全陌生,仿佛在看别人的故事,而是能够真正的将自己的情绪抽离出来,如同一名游客一般超脱,对过往的画卷细细去欣赏,花便是花,树便是树,开心与痛苦犹在,但是合上画卷,我们立刻又能回到当下的人生,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抑郁患者的人生,通常是一场跟回忆的拉锯战——曾经和过往就像是一张无法挣脱的大网,拼命地把我们拽向深渊。我们仿佛身上绑着千斤的巨石在陡峭的斜坡上奔跑着,只有拼命努力,才能维持稳定,稍稍松懈,就会被拽入无尽的深渊之中。
所以我们的神经总是高度的紧张,我们无法放松下来享受当下,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受力不均。
遗忘,就像是解开那将沉重的过往绑缚在我们身上的绳索一样,只有真正从内心深处与那些回忆脱节、割裂,我们的内心才能回归轻松,紧绷的神经才能得到放松。
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对于抑郁患者而言,最大的枷锁,就是自己的过去。我们舍不得过往的那些甜蜜和幸福,也丢不掉曾经的那些痛苦和压抑。
我们如何才能克服这份沉甸甸的过往那无法逃脱的下坠力量呢?
答案是,受力平衡。
要抵消掉这份下坠的力量,我们需要的是另一股引领我们上升的力量,这份力量不能只来自与我们自身的努力,更需要一份源自灵魂的吸引。
只有源自内心的吸引,才能让我们毫不费力地向它靠近。
其实从内心深处,我们知道,拯救自己的办法,就是有新的、能够调动我们全部渴望和激情的事物来吸引我们,就像我们渴望着天使的拯救一般,我们一直在找寻着。
只是我们一直找错了方向,这份吸引不在我们千疮百孔的内心中,而在我们未曾发掘的未知里。
过往是如此清晰而明确,而未知却总是迷雾重重。所以我们害怕去探索,恐惧去开拓,以至于无法找到抵抗过往的力量。就像是我们已经从沙漠走到了绿洲的边缘,却因为害怕在森林中迷路,所以只能在入口处踟蹰,最终在一次次犹豫之中,黯然沿着来时的路,重新打道回府。
我们需要一股勇气,让自己迈入森林之中,只要一步迈出,我们就会开始本能地去探索新的路径,发现新的风景,感受新的美好,拥有新的记忆。
等到过往被更新,回忆被丰富,我们才会发现开拓的快乐,和探索的幸福。当我们习惯了在前进的过程中将未知变成笃定的欣慰,还有让憧憬变成现实的满足,这份进取心就战胜了畏惧感,重启的人生,也再度拥有了无限的可能。
牛顿物理学告诉我们,改变物体的状态,需要极大的能量。但是当我们习惯了新的状态,维持起来,就变得轻松而惬意。就像是开车时,启动和刹车永远是最消耗汽油和电能的,而匀速的行驶,往往非常的容易。
作家柳青的《创业史》中有一句话,被路遥引用到了的小说《人生》扉页:“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它的原文是:“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人生。”
对于抑郁患者而言,由于我们天性的敏感,常常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被他人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言行或者态度所刺激,从而导致了我们人生的巨大转变,可能对于他人而言,只是下意识的无心之举,可是在我们看来,却无限放大了这个举动的意义,最终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从而在性格、行事和生活上彻底颠覆了自己。
从好的方面看,我们可以从很小的事情中汲取力量,比如霍华德凯利医生的故事:
有一个贫穷的男孩饥寒交迫,他在推销时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
当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子看到他饥饿的样子,就倒了一大杯牛奶给他。
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
年轻女子微笑着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我妈妈教导我,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
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的他不仅自己浑身是劲儿,而且还看到上帝正朝着他点头。
数年之后,那位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
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
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来病床上躺着的正是当年那位免费给他牛奶喝的恩人,他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时,她不敢看。
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
最后,她还是鼓动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出来,“医药费,一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正是之前女子的一次简单的善举,拯救了她然后的生命。
但是对于抑郁患者来说,更多的却是由于我们的敏感和自卑,而接受到的负面的信息:比如当我们赞美他人包包好看时,别人不经意提到了它的品牌和价格,我们会觉得对方是在炫耀和鄙视自己的贫穷;比如当朋友们在一起聊天,提到自己的成就和收获时,我们会觉得对方是在嫌弃自己的平庸和普通。
我们仿佛无时无刻不在自省,总在提醒自己配不上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把自己放在更低的位置,来祈求他人的友谊,不断地讨好他人。一旦他人不经意地戳到我们莫名其妙的痛处,我们就像受伤的孩子一样将自己封闭起来,这种神经质似的敏感常常令他人感觉莫名其妙,最终导致他人对我们嫌弃和愿离。此刻我们仿佛得胜似的对自己说:“啊,看吧,你果然是嫌弃着我。”——又一次可怕的自证预言。
有人说,为什么我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是因为给我们讲道理的人,往往自己就过着庸碌平凡的一生。他们的经验并不能带来成功,只会通向平庸,我们按照他们的经验行事,自然也只能走向平庸。
对于抑郁患者来说,其实也是一样。我们的过往,大多充斥着痛苦、伤痛、失败和苦闷。这些痛苦的过往导致了我们到达今天这个境地。而从这些过往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也只能让明天跟今天一样,不会有任何起色。
要想走出这个自证失败的怪圈,我们只能学会遗忘。就像是我们曾经因为站上演讲台而遭人嘲笑,并不意味着我们下一次上台,还是无法博得掌声;就像是我们曾经被喜欢的女孩拒绝,也不代表我们再遇到真爱的时候,依旧不能赢得对方的垂青。
失败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成功的要素很多,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一次失败可能只是某一方面的频率不对,如果我们过于自省,总是想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终只能导致我们畏手畏脚,寸步难行。
战胜失败的唯一方法,就是摆脱失败的阴影,重新出发。不向过去寻求不劳而获的成功方法,而是将生活当成全新的命题,全情投入、积极主动地去解决。
如果生活已经如同一片冰川,让生活的航船困在原地,那就只能勇敢地破冰,用尽全力凿开前行的道路。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借口,放下面子,勇于受伤。才能突出重围,再度扬帆起航,自怨自艾、虚度内耗,那就只能在幽暗中腐朽,最终沉入深深的海底。
对于抑郁患者而言,敢于失败,是走出困境的第一步。我们常常追求着伤害,用自证失败的方法来自我满足,那么不妨更加大胆一些,直面心中的恐惧,玻璃心易碎,碎了便碎了,深呼吸,享受崩溃,然后重新再来。
我们可以用那曾经自我封闭的城墙,来挡住他人嘲讽的话语和鄙视的眼神,将新的失败跟过往一起迅速封存,认定了方向,就不要再怀疑和自省,吃饱饭,用充足的能量一次次冲击他人对我们固有的态度,忘记曾经,用全新的观念看待自己,也用全新的视角理解他人。
遗忘,是自我改变的第一步。只有保持了空杯心态,用归零的勇气去重新开始,才有可能收获全新的人生。本就一无所有,又何妨再失去更多?已经满身伤痕,又何惧更多伤害?不求回到过去,只要重新开始,没有和过往的比较,每一丝的进步,都是全新的收获。重新出发很累,但是至少走上了正轨,摆脱了过往的纠缠,未来依旧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