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om
首发:~第82章 宰相巍巍坐庙堂(2)
山东闹蝗灾,老百姓都在田间地头烧香摆设祭坛而不敢去捕杀蝗虫。蝗虫这种东西不但破坏力极大,而且繁殖能力超强,一只蝗虫一次可以产卵120多个。遇到干旱季节,蝗虫一般会繁衍两代,一只能就搞出一万四千只后代,这简直就是一种变态的发育。更可怕的是这东西长着一对翅膀,到处乱飞,专吃植物,一旦成灾,有可能造成土地千里绝产,引起巨大的灾难,从而进一步引发政局的动荡。
如果放到现在,漫天遍野的蝗虫飞过来,全国吃货可得乐坏了!这漫天飞的不是蝗虫, 是钞票,是美食!对于没有什么不敢吃的我们,蝗虫这个东西可是高蛋白的营养品,非常可口。市场上卖的蝗虫最高的达到一百多元一斤,绝对是奢侈品,比海鲜还要抢手!
所以当我们面对蝗虫的时候,直接支起一口大锅,装满油烧热,现捕现炸,全部新鲜出锅,用不了几天,蝗虫就被吃得干干净净!
这就不是成不成灾的问题了,而是能不能够吃的问题!
不过唐朝的那时的百姓还没有意识到蝗虫其实是一种美味。面对漫天的蝗灾,只能是向上天祈祷。
这时姚崇的务实性就体现出来了,他根本不相信什么上天或者救世主,建议马上派出御史督促州县立刻捕杀掩埋蝗虫,减少损失。在古代没有农药等灭虫方法,对付蝗虫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大量的人力,捕杀蝗虫。姚崇提出的就地捕杀掩埋应该是最明智务实的选择了。
但有的人则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蝗虫太多,根本捕杀不过来。这是一种极其消极的混蛋意见,就好像一个人欠债欠得太多了,就不想还了!这是什么狗屁逻辑?
李隆基在这件事上也变得犹豫起来。姚崇坚持自己的意见,“蝗虫是多,黄河南北的老百姓为了躲避蝗灾都快跑没了。怎么可以眼睁睁地看着蝗虫吃庄稼呢?即使杀不完,仍比养蝗成灾要好多了!”
姚崇的态度很明确,欠了这么多的钱,即使不能全还上,还一部分也是好的。很现实的一件事,蝗虫即使不能全消灭,那么消灭一大部分,还能减少庄稼的损失呢,不至于颗粒无收!
从蝗虫嘴里多抢出一石粮食,百姓就多了一条活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
李隆基的脑袋终于把这个弯转了过来。抓紧时间派人去督导!
可笑的是卢怀慎又站出来反对,理由是怕杀害蝗虫太多,有伤天地和气。听了卢怀慎的话,估计姚崇想冲着他的脸抡他几个大耳光。杀蝗虫会伤天地和气,那蝗虫吃掉庄稼,百姓都饿死就不会伤天地和气了吗?一个堂堂的帝国宰相,居然提出如此无知的建议。如果不是卢怀慎人品很好,我都想大骂他几句。
姚崇说了一锤定音的一句话,“怎么能忍心让百姓饿死呢?如果这样会导致灾祸,我愿意全部承担?”姚崇都这样说了,还有谁会再提反对意见了。于是灾区开始组织人力物力大规模捕杀蝗虫。
这是一件非常耗时耗力且不讨好的工作,一些地方官根本不愿去推行。姚崇连下几道斥责的命令,才得以真正的执行。在姚崇的鼎力支持下,灾区百姓一共捕杀蝗虫十四万石。蝗灾过后,灾区并没有发生饥情,老百姓没有饿死一个人,姚崇居功至伟。
姚崇和卢怀慎是一对很好的搭档,虽然卢怀慎才能不如姚崇,但他的操守正直,只是这二人的搭配由于卢怀慎的病重而解散。
卢怀慎在病重之际还为李隆基推荐了唐璟、李杰、李朝隐、卢从愿等一批被贬到外地的有才之人。卢怀慎病死之后,家里一贫如洗,没有任何积蓄。只留下一名老仆人,老仆人见卢怀慎的老婆孩子没钱安葬老主人,自愿卖身给他办丧事。
堂堂一个唐朝宰相,死后居然没钱安葬。如果不是史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有谁会相信呢?这大概就是古代人所谓的文人的风骨吧!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到底是为了什么?老婆孩子都吃不饱,穿不暖,即使名留青史,又有什么意义呢?
卢怀慎是个好宰相,为大唐帝国鞠躬尽瘁,但他绝对不是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对大唐帝国来说,是个幸运,但对于他的家人来说,则是不幸了。
李隆基听说了卢怀慎的情况后,赏赐了他一些财物,才算把丧事办完。
接替卢怀慎的是源乾曜,源乾曜被任命为黄门侍郎,同平章事。黄门省的二把手,干一把手的活。
只是源乾曜的活干得有些憋屈,遇到军国大事,李隆基让源乾曜必须先去咨询姚崇,如果姚崇不知道所奏之事,就让他先去找姚崇商量。
姚崇家里其实也不宽裕,住的地方又偏僻又简陋。李隆基眼见自己的宰相如此低调,就让他到四方馆居住。姚崇嫌那地儿太大太豪华,坚决不去。李隆基给了他一道手谕,“我恨不得让你居住到宫中来,四方馆就不用推辞了,快去住吧!”
姚崇虽然很廉洁,但他的三个儿子中的两个,姚彝、姚异却非常的贪婪,利用老爸的地位没少收受贿赂。而姚崇的一个亲信赵诲也接受贿赂,后被人揭发。
李隆基亲自审问了这件贪污案,并要处死赵诲。姚崇这时做了一件极不明智的事,营救了赵诲。当朝宰相的亲信之人出现这种问题,姚崇应该马上弃卒保车,他却不明智地选择了去帮助赵诲。
这件事让李隆基对姚崇有了看法。正好又碰上了大赦,但李隆基在大赦的名单中单独标注了赵诲,没有赦免他,打了一百杖,发配岭南。
此事让姚崇预感到了风向有所转变,自己干了四年的宰相,人生已是登峰造极。盛极而衰,物极必反,这是自然规律,没有人能逃得过。也许在人生的最高处激流勇退,才是最体面的选择。别干了,辞职吧!
姚崇在赵诲事件之后,几次向李隆基辞去宰相一职,并推荐了广州都督宋璟来代替他。李隆基免去了姚崇宰相一职,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官阶没有变化,但却没了实权。
免除姚崇的相权后,李隆基召回了宋璟代吏部尚书兼黄门监,紫微侍郎苏颋同平章事。宋、苏二人成为了实职的宰相。
宋璟也是个正直无比的人,选拔人才,因才任官,赏罚分明,直言敢谏,为玄宗朝的吏治注入一股清流。
姚崇、宋璟二人相继任宰相。姚崇善于应变,宋璟善于守法秉公,二人虽然性格不同,但都一心辅佐李隆基治理国家。唐代的贤相,除太宗朝的房玄龄和杜如晦,就要数玄宗朝的姚、宋二人。
李隆基对二人也非常的重视,每次二人进宫见到皇上,皇上必然起身迎接。告别后皇上会送二人到门口。其他宰相如李林甫虽然宠信超过二人,但也没有这种待遇。
大唐帝国在二位贤相的治理下,赋税公平,赏罚分明,兴除弊政,百姓富庶,隐然已有贞观之风,一代盛世,呼之欲出!
心灵的捕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